电法勘探-直流电法-电剖面法2.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寻找高阻岩脉,对称四极法不如中间梯度法经济、效率高;对于探测良导薄脉,又不如联合剖面法异常反应明显,因此,对称四极剖面法一般不用于寻找薄脉状地质异常。 对称四极法多用于工程、水文及环境地质调查中的普查,探测浅部基岩起伏,寻找构造破碎带等。还可以用于圈定岩溶的分布范围以及追索古河道等。 下图为两种不同电阻率的岩层接触带上对称四极剖面法ρs曲线。 曲线1:为A、B过小, ρs主要反映覆盖层的电阻率; 曲线2:为A、B过大,即使测点距离接触面很远时,接触面另一侧岩石以对曲线产生影响,使得曲线中间的倾斜部分很长,难以准确判断接触带位置。 曲线3:为A、B极距合适, ρs曲线变化明显,可根据曲线的拐点位置来确定接触带的位置, 在探测基岩起伏以及地下只有一个典型界面的背脊或向斜构造时,往往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得到类似的对称四极剖面法ρs曲线. 判断基岩相对覆盖层是高阻还是低阻 根据大极距曲线形态勾画基岩起伏 利用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有助于解决基底的起伏问题。 若基底为高阻向斜, ρSA‘B’曲线在ρSAB曲线的下方; 若基底为低阻背斜, ρSA‘B’曲线在ρSAB曲线的上方; 这是因为小极距时ρSA‘B‘曲线反映较浅处岩层的电性情况。 应用实例 例1:用对称四极剖面法寻找地下古河道某古河道两侧以及下部岩石由砂粘土组成,电阻率较低。而古河床中充填的沙卵石则为高阻。 电剖面法 方法特点:研究地电断面横向变化的一类方法——采用固定的电极距,沿剖面移动电极装置,观测一定深度范围内视电阻率沿剖面的变化。 解决主要地质问题:探测产状陡立的高、低阻体,如划分不同岩性接触带、追索断层及构造破碎带。 电阻率剖面法的分类: 联合剖面法; 中间梯度法; 对称剖面法; 偶极剖面法; 电剖面法的应用范围 划分不同岩性陡立的接触带、岩脉; 追踪构造破碎带、地下暗河等; 第一节 联合剖面法 联合剖面法实际上是由两个三极装置组合而成,它同时利用视电阻率曲线形态和两条视电阻率曲线的差异探测异常,因此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地质信息。此外,联合剖面法还具有分辨能力强,异常明显等优点。在水文及地质调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其有无穷远极,野外工作中有装置笨重,地形影响大的缺点。 在测量时,C极固定不动,AMNB间保持距离不变,四个极沿测线同时移动,逐点进行测量,测点为M、N的中点O。每个点测量两次,得到两个ρs值 由于C极为无穷远极,它在o处产生的电位很小,故可忽略不计,因此,联合剖面法的电场可视为一个“点电源”的电场。 1、装置特点及ρs公式 AO=BO MO=NO OC5AO(C点在测线中垂线上) (AMN∞) (∞ MNB ) 联合剖面法 AO=BO﹥3h; MN=1/3~1/5AO 2.联合剖面法ρs曲线特征分析 讨论直立低阻薄脉上联合剖面法ρs曲线特征 大家试着分析下 曲线,有何关系? 由图可见: ①在直立良导薄脉顶部上方, 与 相交,且 ②交点左侧 交点右侧 ,此交点称为联合剖面法的“正交点”(或低阻交点); ③ 与 曲线对称,交点两侧,两条曲线明显张开,一条到达极大值,另外一条达到极小值,形成“横8”字形的明显特征。 当薄脉为直立高阻脉时: 联合剖面法曲线ρs曲线如图。两条曲线也有一交点,但交点左侧 ,交点右侧 ,此交点称为联合剖面法的“反交点”; 但反交点不明显,而且两条曲线近于重合。 薄脉为直立高阻 当薄脉倾斜时: 曲线不对称,交点两侧两条曲线所围的面积不相等。薄脉向两条曲线所围面积较大的一侧倾斜。 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不同极距的联合剖面曲线交点的位移来判断脉状体的倾向。 1)、大小极距的位置有位移,说明地质体倾斜,位移越大倾角越大。 2)、大极距交点位移方向代表地质体的倾斜方向。 3)、大小极距的位置正好重合,说明地质体直立。 3.实测曲线的分析及处理 上面所讨论的理想情况(如地形水平、围岩电性均匀)下的联合剖面ρs曲线的特征。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复杂的,当围岩电性不均匀,就会引起ρMN的变化;地形起伏可引起 jMN的变化,造成ρS曲线的复杂度。如单纯的地形起伏使得联合剖面曲线出现“正交点”(山谷)或“反交点”(山脊地形),在解释中应引起注意。 (ρ1=100欧姆米,ρ2=20欧姆米) 4. 应用 联合剖面法主要用于探测产状陡倾的良导薄脉(矿脉、断层、含水破碎带)及良导球状矿体。 M A N B C “无穷远”

文档评论(0)

xinqiji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