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学腹部体格检查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疗学腹部体格检查;;腹部检查;一、腹部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腹部检查 范 围;腹部的组成; 一、腹部的范围;二、 腹部的体表标志 ;腹股沟 韧带;1、肋弓下缘;2、剑突;3.腹上角 ; 4、脐;5、髂前上棘 ;6、腹直肌外缘 ;7、腹中线 ;8、腹股沟韧带 ;9、耻骨联合;10、肋脊角 ;腹部分区; 腹部体表分区示意图 (九区法);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分区 Abdominal Area;;左下腹;;;腹部检查前应作好哪些准备?;腹部检查准备;腹部体检顺序 Sequence of Abdominal Examination;腹 部 视 诊;一、视 诊:;视诊 (inspection);一、腹部外形 ;低平; 正常 平坦;腹部膨隆;;局部膨隆: 见于脏器肿大、 肿瘤、炎性包块、腹壁上肿物和疝等;嘱患者做仰卧起坐动作,使腹壁肌肉紧张, 如肿块更加明显,说明是在腹壁上, 反之在腹腔内(被收缩变硬的腹肌所掩盖);全腹部凹陷 ; 正常人: 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下腔静脉梗阻腹壁浅静 脉血流分布和方向;检查静脉血流方向; 检查静脉血流方向示意图; 腹壁静脉曲张;胃肠蠕动波;腹壁其他情况 ; 皮 疹:    充血性或出血性皮疹,常见于高 热性疾病或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   红热、斑疹伤寒)、及药物过敏等。; 正常人腹部皮肤颜色较暴露部位稍淡; 左腰部、脐周皮肤蓝褐色斑:   为血液自腹膜后间隙渗到侧腹  壁皮下所致(Grey-Turner征)、脐  周或下腹蓝褐色斑(Cullen征)见  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腹 纹:白纹—肥胖、妊娠; 紫 纹—皮质醇增多症; 婴儿—脐疝; 脐部 脐疝; 脐部 脐疝; 脐部异常情况: 脐分泌物为浆液性、脓性  有臭味 —炎症  水样有尿味—脐尿管未闭 脐部溃烂—结核 脐部溃疡、坚硬、固定突出—癌; 腹部体毛: 男性阴毛分布—呈正三角形尖端向上 女性阴毛分布—呈倒三角形尖端向下 女性阴毛呈男性分布—皮质醇增多症; 上腹部搏动:;触 诊 (Palpation) ;单手触诊法;基本检查法;浅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触诊内容; 紧张度减低或消失: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经产妇,瘦弱的 老年人,或刚放过大量腹水的病人。;腹壁紧张度;腹壁紧张度增加;腹壁紧张度减低;压痛及反跳痛;2.反跳痛;压痛及反跳痛;压痛及反跳痛;压痛点与特定疾病;中输尿 管点;肋脊点压痛点 背部第十二肋骨与脊柱夹角的顶点;重要脏器触诊;三、脏器触诊 ;肝脏触诊;脏器触诊; 注 意:   触诊应与呼吸配合,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至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      触诊应在右锁骨中线上及前正中线上进行。   当触及肝脏时应测量其肝缘与肋缘或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米表示。; 医 生:站在患者右侧。 单手触诊肝脏时: 右手掌平放在右侧腹壁,腕关节自然伸直,三指并拢, 与肋缘大致平行, 使示指和中指前端的桡侧缘指向 肋缘,自右前上棘平面开始,逐渐向上移动触诊。; 双手法触诊肝脏时:   用左手托住受检者的右腰部,大拇  指张开置于肋部。; 肝脏触诊;⑵钩指触诊法:适用儿童及腹壁薄软者 ⑶沉浮触诊法:适于大量腹水 ;肝脏触诊;肝 脏: 正常成人肝脏一般触不到,但腹壁松软  的瘦者深吸气时可触及肝脏(肋下1CM、  剑突下3CM)、表面光滑、质软、无压  痛。;肝脏触诊;肝脏质地;肝-颈静脉回流征;肝脏触诊的要点是什麽? 如何评价肝脏肿大? ; 方 法: 平卧位: 医生的左手绕过病人前腹壁,将 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脾从后 向前托起。 右手平放于腹壁,方向与肋缘垂直,自脐 平面由下至上逐渐向肋方向移动,并呼吸 配合,触诊要领与触诊肝脏方法相同。 右侧卧位:如仰卧位未能触及脾脏,应嘱 病人右侧卧位,再如前法检查。;仰卧位双手触诊法;右侧卧位双手触诊法; 触诊内容及描述:; 第Ⅰ线 (甲乙线) 第Ⅱ线 (甲丙线) 第Ⅲ线 (丁戊线);脾脏肿大测量法; 脾肿大分度 ; 正常人的脾脏不能触及; 中度脾脏肿大见于: 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 瘤及慢性溶血性黄疸等.脾脏质地一般较硬; 脾脏肿大常见于哪些疾病?; 肿大胆囊呈梨形或卵园形、张力较高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