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类群概述 1、孢囊孢子 孢囊孢子为内生孢子。霉菌发育到一定阶段,气生菌丝顶端膨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梨型的“囊状结构”。在囊的内部聚集大量细胞核并与其周围的细胞质浓缩形成孢囊孢子。如根霉和毛霉 (三)复制合成:1.按亲代病毒的样板转录mRNA;2.由mRNA 转录“早期蛋白”。这些早期蛋白一般为非结构蛋白; 3.复制核酸,以亲代病毒核酸为模板;4.合成“晚期蛋白”,晚期蛋白主要为子代病毒的衣壳蛋白以及在病毒形成阶段起作用的非结构蛋白等。 3 噬菌体类型与生活周期 烈性噬菌体 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 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3.1 烈性噬菌体复制周期 吸附 侵入 生物合成 成熟与释放 3.2 温和噬菌体复制周期 第三节 亚病毒 2、接合孢子 是由菌丝生出的结构基本相似、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两个配子囊接合而成。 接合孢子的形态:厚壁、粗糙、黑壳。 接合过程:两个相邻的菌丝相遇,各自向对方生出极短的侧枝,称原配子囊。原配子囊接触后,顶端各自膨大并形成横隔,分隔形成两个配子囊细胞,配子囊下的部分称配子囊柄。然后相接触的两个配子囊之间的横隔消失,发生质配、核配,同时外部形成厚壁,即成接合孢子。 接合孢子 接合孢子形成过程: 3、子囊孢子 在子囊内形成的有性孢子。形成子囊孢子是子囊菌纲的主要特征。 子囊:两性细胞接触以后形成的囊状结构。子囊有球形、棒形、圆筒形、长方形等,因种而异。 子囊内孢子通常是1—8个。 子囊孢子的形状、大小、颜色也各不相同。 不同的子囊菌形成子囊的方式不同 最简单的是两个营养细胞结合形成子囊,细胞核分裂形成子核,每一子核形成一个子囊孢子。例:酿酒酵母。 子囊形成的方式、形状、大小 子囊孢子 子囊果:在子囊和子囊孢子发育过程中,雄器和雌器下面的细胞生出许多菌丝,形成保护组织,整个结构成为一子实体。这种有性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子囊包在其中。 子囊果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为完全封闭式,称闭囊壳。瓶形有孔口的称子囊壳。开口呈盘状的称子囊盘。 子囊果的形状 闭囊壳 子囊壳 子囊盘 4、担孢子 担子菌所特有,经两性细胞核配合后产生的外生孢子。因着生在担子上而得名。担子菌的两条单核菌丝直接通过异宗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顶端细胞膨大,在膨大的细胞内发生核配形成二倍体的核。二倍体的核经过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核。这时顶端膨大细胞发育为担子,在担子上长出4个膨大的担子梗,4个单倍体子核进入担子梗内,发育为4个单倍体的担孢子。 霉菌生活史 霉菌的生活史是指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和发育,到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为止的过程。 整个生活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 无性阶段:指霉菌的菌丝体(营养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如此多次重复,即是无性阶段。 有性阶段:在霉菌生长后期,可能进入有性阶段,在菌丝体上形成配子囊,经过质配、核配而形成二倍体的细胞核,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有性孢子。 接合孢子 孢囊孢子 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四、霉菌的菌落 霉菌的菌落比细菌、酵母菌的都大,常常是绒毛状、絮状和蜘蛛网状等。 毛霉、根霉在固体培养基上能呈扩散性的蔓延,以致菌落没有规则或没有固定大小。 多数霉菌的菌落是有局限性的,最初往往是浅色或白色,当菌落长出各种颜色的孢子后,菌落便相应地呈黄、绿、青、黑、橙等各色。 有的霉菌由于能产生色素,使菌落背面也带有颜色,或进一步扩散到培养基中,使培养基变色。 由于霉菌形成的孢子有不同的构造、形状及颜色,所以菌落往往是鉴定霉菌的重要依据。 菌落特征:霉菌的菌落大、疏松、干燥、不透明,有的呈绒毛状或絮状或网状等,菌体可沿培养基表面蔓延生长,由于不同的真菌孢子含有不同的色素,所以菌落可呈现红、黄、绿、青绿、青灰、黑、白、灰等多种颜色。 四、霉菌的菌落特征 液体培养时的特征: 如果是静止培养,霉菌往往在表面上生长,液面上形成菌膜。 如果是震荡培养,菌丝有时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菌丝球,菌丝球可能均匀地悬浮在培养液中或沉于培养液底部。 第六节 蕈菌 蕈菌又称伞菌,是一个通俗名称,通常是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的子囊菌类。(蕈菌一般称作蘑菇,严格地说,蘑菇是指蕈菌的伞形子实体,木耳、银耳和伏苓等通常不叫蘑菇,也不把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丝体和成熟时散发的孢子算在蘑菇之列) 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其中可供食用的种类就有2000多种,目前已利用的食用菌约有400种,其中约50种已能进行人工栽培,如常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