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刘庆飞.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降温 体外降温: 移:置患者于20℃-25℃空调环境;或阴凉通风处使用电风扇。 敷。可用冷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帽、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防止冻伤)。 浸:无循环衰竭病人,可置于27~30℃水中(水温过低会引起寒战),以浸没乳头为度。利用水传导降温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擦:有循环衰竭的病人,利用蒸发降温。15℃冷水或乙醇擦浴,可同时按摩四肢,或使用电风扇。 物理降温 浸浴、冷水及酒精擦浴禁忌: 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婴幼儿不宜。因过凉可致寒战,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少,妨碍体内热量的散发。 枕后、耳廓、阴囊处忌用冷疗,以防冻伤。 心前区忌冷,以防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心室纤颤及传导阻滞。 腹部。以防胃肠痉挛性腹泻、疼痛。 足底忌冷,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物理降温 浸浴、冷水及酒精擦浴禁忌: 酒精的浓度30%-50%为宜,不宜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进行酒精擦浴,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5-30分钟),易致酒精中毒。温度以32-35摄氏度为宜。病人使用头孢类抗生素,为了避免双硫仑样反应,则不应该用酒精降温。 体内降温:多用于重症中暑(4~10℃5%-10%GNS1000ml注入胃内、灌肠或股动脉)。 先兆与轻度中暑药物处理 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可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 藿香正气水,主治因风寒湿邪所致的夏季感冒、胃肠炎等疾病,既可治疗夏秋的各种感冒及胃肠炎等;亦可用于中暑而引起的胃肠不适。中医认为,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等原因,均会受风寒之邪发病。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者可以服用。 十滴水,主治因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樟脑、大黄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故在发病时服用2-5毫升即可。十滴水仅用于中暑症。 仁丹,具有清暑开窍、和中止呕吐的功效,对伤暑头晕头痛功效显著。因它含有朱砂,故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另外婴幼儿及儿童也不宜服用。 重症中暑的药物处理 体温持续38.5℃以上可口服解热药,必要时镇静。 紧急时刻用亚冬眠5%-GNS100ml,氯丙嗪25mg,异丙嗪25mg。于15~20分钟滴完。 早期呼吸、循环衰竭可静滴5%葡萄糖盐水500~1000ml,必要时使用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改善周围循环预防休克: 周围循环衰竭静滴5%GNS1500~2000ml,速度不宜过快。纠酸补碱5%NaHCO3200-250ml。 防治急性肾功衰: 早期快速注射20%甘露醇250ml,静注速尿20mg,保持尿量30ml/h以上。 中暑护理要点 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迅速降温。静脉输液。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降温效果观察:监测肛温15-30分钟测量一次;肛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如果体温再度升高,则须继续处理。 观察末梢循环;血压下降低于80mmHg停止降温。 监测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皮肤出汗情况。 观察与高热同存的其他症状,如寒战、大汗、咳嗽、呕吐、腹泻、出疹或出血。 加强基础护理。 中暑的预防——?1.饮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忌大量饮水,中暑患者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因为大量饮水不仅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使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严重时可导致热痉挛。 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 中暑的预防——2、食 多吃各种瓜类: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忌大量食用生冷。中暑患者大多脾胃虚弱,大量食用生冷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忌吃大量油腻。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导致大脑供血减少,人会感到疲倦。 忌偏食,中暑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但可适当佐以鱼、肉、蛋、奶等。以保证人体所需营养成分。 中暑的预防——3、居 在室内保持自然通风,慢慢地适应气温转变。 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室内调节最佳温度: 穿西装打领带,最适宜的平均温度为24.4℃;上着短袖衬衣,下着薄面料裙、裤的女子,适宜温度为27.8℃,男女平均有2—3℃的差别。总的来说,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6—28℃,不应低于24℃。此外,室内温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