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一:魏征为太子李建成所赏识,引荐任太子洗马,曾劝太子早图计谋除李世民。玄门之变后被擒,太宗见他临危不惧,又深知他的才干和为人,便任他为谏议大夫。 材料二:唐太宗曾命令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武将常何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所写的二十多条意见都能切中时弊,一问,才知道是他家的 食客马周代写的。太宗立即召马周进宫,发现他确实人才难得。虽然马周出身贫贱,也没有立过功,但太宗破格提拔,马上委任官职。马周果然不负所望,很快就做了宰相,并多次劝诫唐太宗减少劳役,体恤百姓。 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称帝建”周”. 郭沫若先生评价武则天是“政启开元,法宏贞观” 练习与测评1 丰富的阅历和隋亡的鉴戒使得唐太宗, 一是善于体察民情——明智地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摇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 二是他认为国事千端万绪,皆须审时变通,由国君一人独断,必然有失——强调君臣关系如同“元首”与“股肱”,必须合为一体,同心协力,行事方有成效。于是广着贤才,知人善任,使治国方略顺利施行。 三是他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经常鼓励臣下敢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自己也能努力克制,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西方史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巩固的时代,一个明知地运用皇权的时代,一个克制的时代,尤其是一个没有对外进行劳民伤财和野心勃勃地冒险行动的时代。” 到天宝年间,唐玄宗开始志得意满。“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在宰相人选上,先后重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市井小人杨国忠,轻信藩将安禄山,沉溺于与杨贵妃的爱情,出现了重大的政治失误。 看“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可以发现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治世”现象有共同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矛盾相对缓和,民族团结,文化开明。 “治世”出现的原因:统治者吸取前代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剥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注意加强民族团结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奠定了物质基础;科技的进步,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因素。 “治世”是相对的,封建盛世并不排除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甚至还存在着局部阶级矛盾激化的现象 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称帝,即唐高祖,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 材料1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庭不满。隋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根据材料说明隋朝的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依据何在? 有,正是鉴于隋朝灭亡的教训,唐太宗才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2 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即位以来,正直之上,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子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王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 ——《资治通鉴》 根据材料归纳唐太宗在事业上成功的经验 博大的胸怀;正确的用人政策; 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材料3 唐太宗曰:为君之道,必须先有百姓,若损百姓一奉其身,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材料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 他说这番话意图何在? 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意在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材料4 贞观二十三年,蜀人苦造船之役------州县督迫严急,民之卖田宅-- ——《资治通鉴》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贞观之治” 得出什么 认识 农民的劳役负担仍很重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爱惜民力,终于出现“贞观之治” 局面,但这种治世局面只是相对于其他历史时期而言。由于地主阶级的本性,农民所受的剥削仍很重。 (二)贞观之治 1)宽民 2)用贤 3)纳谏 4)拓边 宽民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阅读课本p55文献选读 用贤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