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礼仪(第九讲).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家族 摆手舞 七、蒙古族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长袍,束腰带,穿马靴。 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蒙古族有何谚语:“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颜也被人耻笑。”蒙古族人民对来客,不论熟人还是生人,总是热情问候,殷情待客。 八、藏族习俗 藏族的服饰美观大方。男子普遍头戴镶边皮帽或毡帽,身穿长袍,束腰带,穿长靴,腰佩藏刀。女子头梳小辫,再戴帽或包布帕,穿藏袍。 藏族人民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习俗。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声悠扬、嘹亮。男性的舞蹈动作粗犷、奔放,女性的动作优美、轻柔 男抢帽子,女送耳环。 九、朝鲜族习俗与礼仪 朝鲜族服装比较精美。男子爱穿漂亮的坎肩,妇女喜欢穿白色和色彩艳丽的短衣长裙。 朝鲜族素有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优良传统。老年人在家庭中和社会上处处受到人们的尊重。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小,几乎人人能唱会跳。 第三节 现代礼俗 礼俗是历史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展不断发生变革。近百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世纪初,清王朝覆灭;世纪中,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新中国建立;本世纪后半叶,站起来的中华儿女阔步向前,历经风雨磨难,但百折不挠,奋斗进取,使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勃勃生机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一)妇女节 3月8日,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的节日。 每年“三八”节,全国妇女放假半天。许多单位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召开小型座谈会,举行表彰优秀妇女大会,组织女职工看电影等。 (二)植树节 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192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规定3月12日为植树节。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建议,正式确定3月12日为植树节。此后,每年3月1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群众一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大学生礼仪(第九讲) 中国习俗与礼仪 主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既有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等许多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汉族习俗与礼仪 (一)传统节日 1.元旦 元旦在古代时亦称“元日”。 据说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历代的元旦日期不尽一致。辛亥革命后,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把阳历1月1日称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阳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阴历)一月一日定为春节。 2.春节 春节是汉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持续时间长,过去一般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其内容丰富多彩。 春节喜庆活动通常在大年三十(俗称“除夕”)达到高潮。家家户户装饰一新,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吃丰盛的团圆饭(年饭)。许多人家彻夜不眠,“秉烛待旦”,迎接新年的到来,谓之“守岁”。 3.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据载,汉文帝刘恒将农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明帝于元宵节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仿行,以后相沿成俗。因此,元宵节亦称“灯节”。 元宵节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如今,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汤圆。 4.清明节 清明节一般在农历二月中,公历4月5日前后(多为5日,有时为4日或6日)。清明节前一天,是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的寒食节。 古时候,到了清明节,人们焚火寒食,上坟扫墓。此外,节日活动还有插柳、踏青、斗鸡、放风筝、荡秋千等。 5.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屈原说”、“伍子胥说”、“龙节说”、“恶日说”和“夏至说”五种。其中“屈原说”在民间流传最广。 直到今天,每逢端午节,全国放假一天,家家户户吃粽子,怀念屈原。许多地方举行龙舟赛,鼓声震天,欢声动地,十分壮观。 6.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 中国古代把月亮尊奉为“月神”,周代已有中秋祭月活动。汉晋隋唐,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等活动。宋代始定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中秋之夜,金风玉露,月亮又圆又亮。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一边观赏明月,一边品尝月饼。人们因月圆联想到合家团圆,盼望与亲人聚会。 7.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据《易经》“以阳爻为九”,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个阳数相重,故名“重阳”。战国时,重阳日已被视为吉日。汉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