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的诊治若干研究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乙肝、丙肝静止期 戒酒后酒精性肝纤维化 脂肪性肝纤维化(治疗原发病后) 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患者 肝活检证实肝纤维化程度≥ 2期(S2)或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正常2倍 《中国消化病学杂志》2002年8月第3卷第四期 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适应症(一) 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适应症(二) 有专家提出抗病毒的同时进行抗肝纤维治疗: 1)近期有研究发现活化的HSC具有抑制T细胞活化作用,不利于病毒清除。 2)活化的NK细胞具有杀伤活化HSC的作用,临床证实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肝硬化者均有T细胞与NK细胞活性下降,数目减少,现也发现较多的抗肝纤维化药也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3)美国FDA希望开始抗病毒药与抗肝纤维化药联合治疗,单一组分应有生物学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但每一组分的自身有效并非需要。现已开始抗HCV与抗肝硬化治疗的研究(Hepatology 2008;47(2):605-612) 总结2007年4篇文献,HBV携带者,552例肝活检:患者年龄40岁(80.9% ≥ S2期)或脾长度10cm,厚度4cm者( 71.4 % ≥ S2期)建议抗肝纤维化治疗 肝硬化伴明显黄疸、腹水者,或伴其他严重器质疾病,对这类病人不适用IFNγ抗肝纤维化治疗,但可用安珐特。 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适应症(三) 临床医生应明确: 抗纤维化治疗的目的是: 阻止或延缓慢性肝病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 肝纤维化概述 肝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诊断 肝纤维化治疗 --治疗发展史 --适应症 --疗效的考核 肝纤维化治疗主要分两类: 病因治疗       特异性抗肝纤维化治疗(形成过程干预治疗) ROCKEY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05;3:95-107 肝纤维化治疗认知进展 肝纤维化药物治疗三阶段 A.M. Gressner J. Cell. Mol. Med. Vol 10, No 1, 2006 pp. 76-99 已应用于临床的药物 西药 (1)干扰素:IFN-α与IFN-γ在体外及体内均可抑制胶原合成 ,而IFN-γ更有效。经多年临床应用,IFN-γ也有诸多不足之处,腹水、黄疸、ALT水平很高,白细胞与血小板明显减少等病情严重者不适使用。 摘自《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年3月第16卷第3期 IFN-γ治疗前、后肝病理改变 IFN-γ组(54例)前/后 对照组(29例)前/后 炎症程度评分 14.4±5.2/7.6 ±3.6 14.6 ±5.4/14.8 ±5.3 肝纤维化程度评分 13.8 ±5.8/10.1 ±5.1 13.2 ±6.8.12.6 ±4.8 肝组织HBV-DNA (原位杂交) 40(74.1%) 21(72.4%) 自Clin Gastroent Hepatol 2005;3(8):819~828 (2)安珐特(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 2007年10月《中华肝脏病杂志》 多中心临床(上海华山/广州中山三院/沈阳传院)研究报道。 结果显示: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较治疗前(0周)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肝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治疗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 已应用于临床的药物 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项目 治疗前(0周) 治疗后(24周) 随访(36周) HA 279.17±81.39 136.84±56.67 86.88±40.70 LN 170.78±73.04 112.51±39.49 60.77±31.82 Ⅳ-C 153.72±60.08 112.41±43.10 96.31±44.11 三项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24周)与治疗前(0周)P<0.05 三项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36周)与治疗前(0周)P<0.05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年10月第15卷第10期  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停药三个月后依然维持降低效果 肝脏活组织病理的变化 S0 S1 S1-2 S2 S2-3 S3 S3-4 S4 治疗前(0周) 0 2 0 8 2 9 1 16 治疗后(24周) 5 10 1 8 0 7 3 4 治疗前:S3-S4占74% 治疗后:S1-S2占50%,S0占13% n=38例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年10月第15卷第10期  首都医大附属佑安医院必威体育精装版报道,安珐特对NASH大鼠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ALT、AST、胆固醇、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肝脂肪变性程度、炎细胞浸润程度、坏死程度减轻。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9年2月(17(2):141-142) (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