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倦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林杰-副教授20110310课件.pptVIP

教师的职业倦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林杰-副教授20110310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教师的职业倦怠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林杰 副教授 2011.03.10. * 引 子 2004年《中国教育报》:教师是接近“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四面出击,八面受敌。“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忙”? 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大型调查:8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000名教师) 2006-2007北师大民主促进会对北师大(大中小幼)抽样调查结果:78%的教师反映压力过大,50%的教师缺乏工作成就感。 学校频发的教师安全事故(案件):心理疾病已成为教师的职业病,教师的心理健康缺少关注。 心理压力 → 心理障碍 → 心理疾病(SCL-90) * 一、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概念: 1961年,美国作家Greene写了一本小说:《一个倦怠的案例》(A Burnout Case) (通俗心理学) 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上首次将职业倦怠引入心理学领域,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多为第三产业)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 1978年,美国教育联合会(NEA)将职业倦怠作为教育年会的中心议题 。(教师为JB多发人群) 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在美国费城召开,职业倦怠随后成为一个流行不衰的专业名词。 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北京),有好几个学术论坛都与职业倦怠有关。 * 二、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 临床心理学观点:弗莱登伯格为代表,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 社会心理学观点:马勒诗为代表 三个维度 组织观点:个体处于过多刺激的情境;个体面对有限的刺激情境缺少挑战 社会历史观点: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 社会服务行业期待高 自主性低 * 三、职业倦怠的基本特征(马勒诗): 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涉及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端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涉及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非人格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 (去人格化、去人性化、玩世不恭) 缺乏个人成就感(lack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涉及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 (插入录音) * Prof. Christina Maslach 马勒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1971年获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及健康心理学。她是职业倦怠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 生理 方面 1、长期疲劳 2、肌肉紧张 3、躯体失调(多汗、心跳过快过缓、内分泌失调等) 4、精神紧张(失眠、多梦、情绪暴躁等) 智力 症状 1、决策技能的降低 2、信息处理能力下降 3、时间知觉失调 4、劳逸控制失调 社会 症状 1、与工作联姻 (Married to the Job ) 2、社会退缩 3、抱怨与玩世不恭 4、效能降低 5、家庭关系恶化 心 理 情 绪 症 状 1、否认或责备 2、愤怒与压抑 3、偏执性 4、自我贬损 5、刻板态度与抵抗变化 四、职业倦怠的具体症状: * 五、职业倦怠的测量:马勒诗量表(MBI) 1、马勒诗服务行业量表(MBI-HSS) 2、马勒诗教育行业量表(MBI-ES) 3、MBI的特点: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汇聚效度、区分效度,都达到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4、MBI 包含22个项目,包括3个分量表:情绪衰竭(9项)、人格解体(5项)和低成就感(8项)。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分量表采用正向计分法,分量表的平均数越大,则工作倦怠程度越强;低成就感的分量表采用反向计分法,平均数越小,则工作倦怠程度越低。三个分量表的得分相互独立。 5、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见附件) * 六、教师职业倦怠的必然性: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个体因长期未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挫折,处理各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的状态。 教师工作具有特殊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教师工作是一种助人行业,需要面临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调查表明这是一种经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 2001年英国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人们把教学看作是艰难、低收入和公众尊重程度低的职业。 美国学者法伯认为,教师一直属于一种孤独的职业。 教师的工作负担沉重,承受的社会压力日益加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普遍。教师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 * 七、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性: 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第一次发布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