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第六章-社区中医护理及常用技能.pptVIP

社区护理-第六章-社区中医护理及常用技能.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目二 社区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四) 拔罐法的应用 临床应用拔罐法时,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法。常见的拔罐法有以下5种。 1 2 3 留罐 又称坐罐,即拔罐后将罐子吸附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走罐 又称推罐,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火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左、右需要拔罐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 闪罐 采用闪火法将罐拔住后,又立即起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适应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需注意闪罐大多采用火罐法,且所用的罐不宜过大。 项目二 社区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4 5 留针拔罐 此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起罐拔针。 刺血拔罐 又称刺络拔罐。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此法多用于丹毒、扭伤、乳痈。 项目二 社区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五) 起罐方法 待拔罐局部皮肤出现明显瘀斑或留罐时间已到,即可起罐。起罐时操作者一手握住罐体;另一手的拇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取下。 (六) 注意事项 (1) 病室温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 (2)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及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可用。 (3) 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棉球不要蘸太多乙醇,以防乙醇滴下烧伤皮肤。 (4)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涂以烫伤膏,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5)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者,以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 (6) 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项目二 社区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拔罐疗法的原理 负压作用: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时,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负压使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作为良性刺激促进正常功能恢复。 温热作用: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毒素的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力,增强局部的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 知识链接 项目二 社区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 推拿法 (一) 概述 推拿,又称按摩,是指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以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术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推拿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它既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又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推拿具有经济简便、平稳可靠、易学易用等特点,故在临床护理应用广泛。 项目二 社区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二) 适应范围 2. 外科疾病 3. 内科疾病 1. 骨伤科疾病 扭伤、挫伤、软组织劳损、落枕、肌肉萎缩、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关节运动功能障碍、骨折愈后功能恢复期、腱鞘炎、腱鞘囊肿等。 术后肠粘连、慢性阑尾炎、乳痈等。 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感冒、早期高血压、头痛、失眠、呃逆、面瘫、偏瘫等。 项目二 社区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5. 儿科疾病 6. 五官科疾病 4.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乳腺小叶增生、慢性盆腔炎等。 发热、咳嗽、厌食、疳积、呕吐、腹泻、便秘、遗尿、夜啼、肌性斜颈等。 鼻炎、耳聋、斜视、近视等。 项目二 社区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三) 常用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操作者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刺激治疗部位和活动患者肢体的规范化技巧动作。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推拿手法分为以下几类。 1. 滚法 手掌微握,以第5掌指关节为吸定点,用小鱼际掌背侧至第3掌指关节部着力(占掌背的1/3~1/2),前臂做主动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