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河交通与聚落发展.PPT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隆河 交通與聚落發展 B3組 陳玉婷(30)、楊宜儒(38)、楊臻(42)、蔡佩臻(52) 基隆河流的自然概況 你知道嗎? 基隆河是位於台灣北部的一條河川,也是淡水河三大主要支流之一,為台灣少數以「河」為名的河川,全長86.4公里。 河段橫跨新北市、基隆市與台北市。 該河川雖以「基隆」為名,但實際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於新北市與台北市,實際流經基隆市之河段僅約15公里(佔15%)。 簡單來看,基隆河流經─ 河流概況及環境特色 基隆河是淡水河的主要支流,河流全長約89.4公里,流域面積約490.77平方公里,跨越新北市、基隆市、臺北市,共達十三鄉鎮,是臺灣23條主要河流中最北端的一條。 發源地在全台雨量最多的平溪火燒寮附近,水量豐沛,與主流並稱為「河」。 基隆河因為河床坡度平緩,集水區地勢低窪,且水量穩定,過去曾經是台灣少數能通航的河流,船隻最遠可達中游的暖暖。 河流基本認識與特性 河段:基隆河源頭到瑞芳稱為上游,瑞芳至南港為中游,南港以下為下游。 上游大多是山區、丘陵地,河流呈縱谷。這一帶的特徵就是壺穴多、瀑布多。 中游最大的特徵就是壺穴、曲流多。 基隆河下游有地勢平坦、人口稠密、河道曲折阻滯水流的特性,過去經常發生水災,故有後來的截彎取直工程。 景觀 壺穴 形成要素:水流一定要非常湍急,夾帶堅硬的石頭,並且有堅硬的河床。 基隆河河域早期的 聚落與交通 早期河運 大船可從淡水溯流而上到達水返腳(汐止),再換小船到暖暖,到了壺穴區後就無法前行(終點站)。 沿岸聚落的興起 台灣開港後,當時的煤炭、茶葉、磚瓦、樟腦及其他農產品都靠基隆河運送,沿岸的錫口、水返腳、內湖庄,港仔口等聚落繁榮不已。 基隆河運的興盛一直延續到日治時期。 日治時代的基隆河運與落沒 日治初期,因火車的運費高,故商家仍利用船運。 當時的大稻埕為重要集散地,由中國大陸及日本輸入的貨物由淡水港進口,經淡水河運至大稻埕,再溯基隆河而上至水返腳。 隨著陸路交通建設日漸發達,火車及汽車漸漸取代河運交通,基隆河運因而落沒。 港仔口 今日的南港,此地最初名為「大加蚋堡南港三重埔庄」。 南港隧道 清末,縱貫鐵路(台北-基隆)穿過南港,而後又興建了輕便道路。輕便道路與鐵路銜接,更造就了南港林業、礦業、茶業等產業的發達。 聚落 基隆河是淡水河的支流 由平溪、瑞芳、基隆市的暖暖區、七堵區,經汐止,進入台北市的南港區、內湖區、松山區、中山區,於士林區社子島、北投區的關渡平原夾域中匯入淡水河。 基隆河聚落發展 考古發現:三千多年前人類有依賴基隆河的漁獵生活。 早年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也在河岸漁獵、農耕,後來漢人接著開墾平坦的階地。 取基隆河的河水灌溉,河裡的魚蝦及河蜆都是大自然供應的食物。 荷西時期 1626年西班牙國進佔基隆→基隆河開發出基隆港 1629年西國擴佔淡水→基隆港擴建成淡水港 1632年入主台北平原,後由荷蘭國武力取代,當時西荷軍隊,重視淡水港基隆港兩地內陸水運,沿途設哨兵駐防,其年間西班牙佔領軍稱基隆河為基馬遜河→荷西時期,基隆河用途是內河航運、軍事作用 明清時期 少數商人入台行商,基隆河成進台灣的入口。 清康熙時,大量漢人渡海來台,基隆河各地在此時大肆開墾。 清嘉慶,開發從台北到宜蘭的淡蘭入山官道。 基隆河中游地帶因交通之樞紐而商業繁榮。 中法戰爭時期,基隆河成軍事重地。 劉銘傳治台後,基隆河開始興建鐵路,鐵路完工後,因金礦的開發,基隆河上游九份一區帶動淘金熱潮。 淡蘭入山官道 沿基隆河岸往上行至瑞芳,再翻越三貂角,經雙溪進入宜蘭。 日治至現今 日軍侵台時,順著基隆河攻佔。 日治至光復初年基隆河中上游開發頻繁,由以採礦及經濟作物種植為主,但現今水運及採礦業皆已沒落。 過去幾十年,人口密集,不但排棄物污染水質,且因水患問題不斷築高堤防,但不怎麼有人重視這條河川,唯有颱風暴雨季節,它發怒淹水氾濫下,台北人才又醒覺它的存在。 在經過兩次截彎取直的工程後,大大地改善基隆河下游河岸的水患問題,不僅帶來了工商業的人潮,還帶來了居住的人們,再次繁華了起來,成為現在高科技園區和高級住宅區。 礦產聚落 平溪 原以農為業的鄉民,紛紛投入報酬較高的礦業,吸引其他相關行業及外來人口進入,煤業和金礦業的逐漸沒落,開始有了人口流失的問題。 侯硐 煤業公司在此採礦煉煤,帶動侯硐生計和商業服務業繁榮。 交通要道 瑞芳 鐵路尚未鋪設前,瑞芳鎮對外的水運接駁渡口柑仔,也就是現在的柑坪里(俗稱內瑞芳),是台北地區往返噶瑪蘭(宜蘭)必經的地方,當時在接駁渡口附近有一家雜貨店叫「瑞芳號」,日用雜貨俱全,而且當時的商店也只有這一家此因習成俗,久而久之「瑞芳」就成為這個地方的地名。 交通要道 暖暖 形成主要的因素,是早期基隆河可行舟楫,來往船隻頻繁,商旅雲集,其地方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