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冤假错案整改报告.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止冤假错案整改报告   刑事冤假错案的成因及防范建议   摘要冤假错案的频频爆料,使得刑事法官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法院的司法审判工作也越来越难。其危害性很大,从人权保障角度来看,毁被冤者人生;从社会安定角度来看,诱发当事人上访;从司法公信角度看,降低法院公信力;从审判人员角度来看,加重法官心理负担。其形成的原因,一是公安的办案陋习,二是检察院监督权缺位,三法院缺乏疑罪从无理念。对冤假错案,要从坚持证据裁判意识、贯彻疑罪从无原则、排除案外因素影响、降低追求办案效率意识等四个方面来防范。   关键词冤假错案司法审判司法公信   作者简介:杨瑞芳,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郑茜,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77-02   近年来被媒体爆料的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让人触目惊心:湖北佘祥林“杀妻”案、河南赵作海“杀人”案、浙江张辉、张高平叔侄“奸杀”案……。一时间公众纷纷把矛头指向法院,令法院颜面尽失,公众由最初的震惊、愤怒转而不足为奇。这是十分危险的一个信号,昭示着法院公信力受到重重冲击。冤假错案的频频爆料,使得刑事法官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法院的司法审判工作也越来越难。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近日撰文《应当如何防范冤假错案》,他指出我们要像防范洪水猛兽一样来防范冤假错案,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错放一个真正的罪犯,天塌不下来,错判一个无辜的公民,特别是错杀了一个人,天就塌下来了。此语字字敲心,引人深思。那么刑事审判法官应当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从目前爆料的冤假错案本身,我们在某些方面值得总结和提升。   一、冤假错案造成的危害   从人权保障角度来看,毁被冤者人生   冤假错案对于被冤者来说是毁灭性的,无论是佘祥林、还是赵作海,都经历过长达十余年的牢狱之灾,期间家破人散,骨肉分离,精神上的打击,肉体上的折磨使他们现在已经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他们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遭受了无法弥补的伤害。站在常人的角度,谁也接受不了,但是木已成舟,一切都无法挽回,留给他们的只有对司法的怨恨和对生活无奈的叹息。如何安置这些被冤枉的人,成为广大群众最关注的令国家最头疼的难题,但是既然当初社会误解了他们,那么政府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物质损失尚能笔畅,精神损失却无法衡量。   从社会安定角度来看,诱发当事人上访   冤假错案成因及预防   摘要: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冤假错案难免发生。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深入探究错案的成因并思考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合部分学者看法分析冤假错案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方法。   关键词:冤假错案,刑讯逼供,预防措施。   从佘祥林案,赵作海案到现在的聂树斌案,我国的冤假错案一直存在并动摇着司法的权威。这一问题已经威胁我国的法制建设及司法的公正与威严。所以我们应该分析它的成因从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最重要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设计良好的制度解决这些问题。   一、冤假错案的成因   1)办案人员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强   公检法三机关尽管职责不同,但三机关对错案的发生都有责。侦查阶段是找出证据,查明事实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侦查人员行为违法、草率与否直接决定整件案件是否会成为冤假错案。而作 为专门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在证据不足时应该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可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往往过度依赖侦查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把关不严、审查不细,为冤假错案的发生埋下了隐患。除此之外,审判人员的专业素质差,缺乏办案经验,而这些审判人员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案件的破案率。1   2)没有严格考证证据的真伪   没有严格考证证据的真伪,也是导致冤假错案的一大原因。有调查表明,在七种证据中,最容易直接导致错案的两种言词证据是口供和证人证言,一旦犯罪嫌疑人、证人做出了错误供述,就会误导侦查人员,令他们获取的证据偏离事实,从而掩盖了真相,为冤假错案的产生埋下伏笔。   3)刑讯逼供   刑讯逼供这一现象的存在和我们的历史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的审问总是少不了刑讯逼供,这也是我国古代冤假错案多发的原因。因此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刑讯逼供作了相关的处理规定,严禁刑讯逼供,但在实践中,刑讯者在刑讯时却无所顾忌。主要是因为刑讯逼供通常是隐蔽进行的,不容易为逼供以外的人所知晓,这样不仅刑讯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刑讯所得的证据也不会被排除。而一些“严打”,“命案必破”的政策和现在媒体舆论的关注,也导致了办案人员破案心切,以至于通过刑讯逼供来获得证据。   4)被拘捕的犯罪嫌疑人缺少起码的自我保护和防卫意识   在立案侦查阶段,一旦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采取拘留或逮捕后,就完全处于被人摆布和宰割的地位,完全缺少抵抗公安干警不法侵害的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在双方当事人中,一方拿着手铐,一方带着手铐;一方讯问,另一方只能作答,不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