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伊势级航空战列舰
日本伊势级航空战列舰(转自战争的艺术论坛)
装备着战列舰的巨炮坚甲,又能象航空母舰般灵活地运用航空力量。这
样的海上堡垒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有两艘军舰偶然地将这梦想化为了
现实,但这种梦想之舟刚刚启航,便遭遇到了现实的狂澜巨浪。
瑟斯顿爵士的奇想
在太平洋战争末期,日本联合舰队的序列之下加入了两艘独特的战舰,她们有着日本战列舰所特有的塔式
桅楼,装备着 8 门巨炮,而同时却在艉部铺着平坦的飞行甲板。这两舰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航空战列舰∶
“伊势”和“ 日向”号。
自从航空兵出现在海上战场以后,这种同时拥有巨炮坚甲,同时又能通过舰载飞机进行侦察、制空乃至空
袭的万能舰艇成了包括海军造船专家在内各种人士的一种梦想。但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终归有着一道巨大
的鸿沟,两件性质上迥乎不同的物体合二为一的产物不外乎分成两类∶一是相互取长补短而取得出乎意料
成功的,还有就是相互扯后腿而抵消各自的长处的。前者凤毛麟角而后者比比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种
合战列舰与航空母舰为一体的混合军舰应该也归于这后者,也就是失败者的行列之中。
这种梦想产生的原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尚处于雏形阶段的航空母舰,比如原计划装备单装 18英寸巨
炮两门被称为“嘘嘘巡洋舰(Hush-hush cruiser)”的大型轻巡洋舰“暴怒(Furious)”号,最早的改建
也是保留了一座后炮塔,而将前半部铺成飞行甲板而改装为航空母舰。当时刚刚问世不久的航空母舰,有
的还是不敢放弃装备巡洋舰级的火炮。既然装备了可以抵抗巡洋舰的火炮,那么“如果装备连战列舰也能对
抗得了火炮”,当然也会被人们所想到。这种想法,也许可以说是航空战列舰诞生的温床吧。最早尝试将大
舰巨炮和舰载航空合二为一的尝试见于 1923 年 3 月的《美国海军学院学报(US Naval Institute Proc
eedings)》中,署名斯特罗瑟(T G A Strother )在 1921 年绘制的设想线图。关于此人的背景有很
多说法,但即使退一步,就算他不能称得上是一位海军造船专业人士,那么没有过多久,在大洋彼岸的英
伦之岛,著名的军工巨头维克斯 ・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军舰设计主任乔治 ・瑟斯顿爵士(Sir George Thur
ston)也开始了提出了航空战列舰的设想。他可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造船大师,曾经负责过包括主炮全部集
中于舰艏的“纳尔逊”级等各种英国军舰,以及出口日本的“三笠”号战列舰、“金刚”号战列巡洋舰还有原本
计划出口奥斯曼土耳其,结果却编入英国舰队的“爱尔兰(Erin)”号等著名军舰的设计。对于航空战列舰,
他在 1923 年在布拉西海军年鉴(Brassey’s Naval and Shipping Annual)上,提出了一种装备十六
英寸主炮,排水量 35000 吨的方案,该舰舰艏配置一座三联装主炮塔、舰艉有一座双联装副炮塔,中间
升起一层,上面完全被飞行甲板所覆盖,然而却不妨碍主炮副炮的炮身上仰。设计出这样的方案以后,这
位爵士又在 1926 年的同年鉴中也发表了数种新的方案,这些方案在世界各地的造船界、海军界都掀起了
轩然大波,一时间类似设计层出不穷。不过尽管设计所里各种蓝图争奇斗艳,而造船厂的船台上却是鸦雀
无声。其理由很显然,“万恶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不但阻挡了战列舰发展的步伐,也同时将航空战列舰扼杀
于襁褓之中。上面提及的诸多方案充其量也只能成为设计所研究的习题以及向南美等非条约国的推销的奇
货而已。这期间,本文的主角∶两艘伊势级战列舰还是刚诞生不久的超无畏舰,看上去还是与这些方案还
沾不上边,她们成为这独特的舰种纯粹是命运的偶然罢了。
乔治 ・瑟斯顿爵士在 1923 年布拉希年鉴中发表的“试验战列舰”图,以后这位设计了“纳尔逊”级的奇爱爵
士,还发表了更多的航空战列舰的计划,显出了他对于此类舰种所抱有的异常执着的热情。但是在华盛顿
条约的“桎梏”之下,他的计划最终只能成为泡影。
在演习中正在向右舷射击 8 英寸主炮的美国“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航空母舰问世时,依然保留有巡洋舰
级的火炮用以进行自卫,这种思潮可以说也是航空战列舰诞生的温床之一。
在改造中成长的“ 问题战列舰”
“伊势”和“ 日向”号原来是作为日本最早的国产超无畏战列舰扶桑级的第三、第四号舰而计划建造的。“扶桑”
是古来对日本的美称,以此来冠其名,可见日本军方对她们报以何等的期待,然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