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市场调研报告.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瓷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 工业一班 安晓波 吴远 李浩 周芙 一、概念和分类 1.概念:广义 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制品的统称。 狭义 固体原料经成型、煅烧而制成的制品。 普通陶瓷(传统陶瓷):以粘土及其它天然矿物(长石、石英等)为原料经粉碎、成型、焙烧等工艺过程而制得的制品。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陶与瓷的区别  陶与瓷的区别在于原料土的不同和温度的不同。在制陶的温度基础上再添火加温,陶就变成了瓷。陶器的烧制温度在800-1000度,瓷器则是用高岭土在1300-1400度的温度下烧制而成。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很难硬性地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到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常用的有如下两种 陶瓷餐具 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分类法。 分类 陶瓷按用途分为: 传统陶瓷(普通陶瓷)和新型陶瓷(特种陶瓷、精密陶瓷),而传统陶瓷又分为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学陶瓷、化工陶瓷等;新型陶瓷又分为结构陶瓷(机械和热性能为主)和功能陶瓷(电、磁、光、生化、核能等)。 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概况 China,瓷器,世界供认是我国最早发明。8000年前,生产陶器;3000年前,生产瓷器(上釉),我国最早东汉时期陶瓷普及,唐三彩世界文明。景德镇陶瓷从古至今享誉很好,但建筑陶瓷在我国发展相对落后。 东汉说唱俑 普通陶瓷原料及作用 粘土 定义 :具有可塑性且粒度小于几微米的矿物。或粒度小于几微米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分类 :高岭土、膨润土、伊利石、叶腊石、铝矾土等。 组成 :化学组成:SiO2、Al2O3为主,少量其它氧化物(K2O、Na2O、Fe2O3、MgO、CaO等) 矿物组成: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含少量长石、石英等碎屑矿物。 颗粒组成:碎屑颗粒一般较大,粘土颗粒一般较小,小于2微米的颗粒多为粘土矿物。 工艺性质:1.可塑性和结合性(粘结剂); 2.离子交换性(脱色、过滤、填料等); 3.触变性,即泥料放置一段时间后,在维持原有水分的情况下会出现变稠和固化现象; 4.膨化性,即吸水膨胀性; 5.收缩性, 干燥收缩和焙烧收缩; 6.烧结温度与烧结范围 作用 :粘土在陶瓷中起粘结作用。 石英与其他原料 作用 : 1.加快干燥; 2.减小坯体变形; 3.增加机械强度; 4.提高耐磨、抗腐性。 滑石 釉料和滑石质陶瓷 硅灰石 助溶作用 透辉石和透闪石 助溶作用 普通陶瓷的成瓷机理 即陶瓷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有: 一、低温阶段 二、中温阶段 三、高温阶段 四、高温保温阶段 五、冷却阶段 五个阶段 一、低温阶段 温度低于300℃,为干燥阶段,脱分子水;坯体质量减小,气孔率增大。 二、中温阶段 温度介于300~950℃ 1. 氧化反应:(1)碳素和有机质氧化; (2)黄铁矿(FeS2)等有害物质氧化。 2. 分解反应:(1)结构水脱出; (2)碳酸盐分解; (3)硫酸盐分解。 3.石英相变和非晶相形成。 三、高温阶段 1.氧化保温阶段 温度大于950℃,各种反应彻底; 2.强还原阶段 CO浓度3%~5% 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之后与二氧化硅反应形成硅酸铁。 FeO+SiO2==FeSiO3(1150℃) 另外,硫酸盐分解释放二氧化硫在釉面玻化前排出。 3.弱还原阶段 非晶态(玻璃相)增多,出现 偏高岭石===模来石+ SiO2(非晶态) 该阶段瓷坯的特点为: (1)强度增大; (2)吸收率和孔隙率降低; (3)体积收缩; (4)光泽度增加。 四、高温保温阶段 一般陶器:温度 1150~1250℃,时间1小时; 精陶:温度1220~1250℃,时间2~3小时; 日用瓷:温度1280~1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