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漱溟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 梁漱溟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以下将说明之。 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柳 诒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 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一社会都有其历史背景, 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无创造。孔子自称“述 而不作”是老实话。 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说“孔子以前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先的文化(历史事实、学术思 想)不能不靠典籍文字以保有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我们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全是经 过孔子之手整理一道,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授是靠人的,如射、御、习礼、作乐之类,同 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之中。从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但孔子好古敏求,学而 不厌,诲人不倦,殆为人所不及,同时他亦有机会有条件从事于此。试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史记·儒 林列传》及其他载籍(如汉唐史书),诸讲习传布往古学术者非在邹鲁之乡儒家之徒乎? 但在农工生产方面,当时孔门未加学习,这是因劳心劳力社会上必要分工之故。 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徒们总把功夫用在讲 解记诵书文上,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就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从汉唐以至 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而已。宋儒明儒比较能在身心性命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 不能大有所发挥。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是不能责怪后人的。 说孔子以前的上古文化赖于孔子而传者,其文化大要即如是,其流传也大要即限止于是;其功在孔子, 其过不在后人。 说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者,其根本点就在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不以宗教为中 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或认真说:二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是不以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的, 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而其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再申言之: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 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试分层作些说明如下: (1)当周秦之际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显然只是一学派的创始者,如同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或以墨子为首 的墨家那样。客观上从未被人作宗教看待。 (2)然而这派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到汉以后发展流布,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 却渐渐等若一种宗教。同时,亦因历代统治阶层加以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它。 (3)从本质上说,它(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人生实践之学,正如他们所说“践形尽性”,就是了。践 人之形,尽人之性,这是什么?这是道德。上文说了,道德之真在自觉自律;而宗教信徒却接受规范于外, 与此相反。[附注] [附注]宗教可说是一种对于外力之假借,此外力却实在就是人自己。宗教中所有其对象之伟大、 崇高、永恒、真实、美善、纯洁原是人自己本具之德,而自己却相信不及。(见我旧著《中国文化要义》 第一○八页) (4)兹且举孔子如何教人自觉自律的两事例以为明证:例如宰我嫌三年丧太久,似乎一周年亦可以了。 孔子绝不直斥其非,和婉地问他“食夫稻、农夫锦,于汝安乎?”他回答曰:“安”。孔子便说:“汝安则为 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既从情理上说明,仍听 其反省自决。又例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亦只婉叹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指出彼此 之观点不同,而不作何断案。宗教上总有许多礼,儒家同样极重视礼;但在孔门竟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作。 1 这就是理性主义,一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dogmatism)。 (5)据传周公(这是儒家最尊奉的往古圣人)制礼作乐,其祭天祀祖以及其他典礼,似从古宗教沿袭而 来,形式少变,但精神实质却变了。其变也,在大多数人或不觉,而在上层人士则自有其理会受用,从广 大社会来说,但起着稳定人生的伟大效用。[附注] [附注]参看《中国文化要义》第六章引《苟子》之《礼论篇》和

文档评论(0)

huanhuanzhij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种专业知识专业速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