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课件 第五章 呼吸系统.ppt

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精品课件 第五章 呼吸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隔内的肺巨噬细胞是构成机体防御体系的重要成分之一,能吞噬吸入的灰尘、细菌、异物及渗出的红细胞,吞噬了较多灰尘后的巨噬细胞称尘细胞。 2)血-气屏障 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血气屏障。它由下列结构组成: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及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连续型毛细血管的基膜及内皮。有的部位两层基膜之间无结缔组织,直接相贴而融合在一起。血气屏障很薄,其厚度约0.2~0.5 μm。屏障中任何一层发生病理改变,均会影响气体交换。 第二节 肺 功能性血管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参与气体交换。肺动脉自肺门进入肺后,其分支与各级支气管伴行,直至肺泡隔内形成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后,汇入小静脉;小静脉行于肺小叶间结缔组织内,不与肺动脉的分支伴行;当小静脉汇集成较大的静脉后,才与支气管及肺动脉分支伴行,最终汇合成肺静脉出肺。 第二节 肺 功能性血管 1. 肺的血液循环 四、 肺有两套血管,即功能性血管和营养性血管。 营养性血管包括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支气管动脉供给肺氧气和营养物质。支气管动脉起自胸主动脉或肋间后动脉,与支气管的分支伴行,其终末支至呼吸性细支气管时,一部分毛细血管网与肺动脉的毛细血管网吻合,汇入肺静脉;另一部分则汇成支气管静脉,与支气管伴行,经肺门出肺。 第二节 肺 营养性血管 2. 胸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可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脏胸膜紧贴于肺的表面,并折入左、右肺斜裂和右肺水平裂内;壁胸膜衬贴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侧面(见图5-17)。 胸膜腔是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部互相移行,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腔隙,左右各一,互不相通,正常胸膜腔内为负压,脏、壁两层胸膜相互贴附在一起。因此,胸膜腔实际上是两个潜在性的腔隙。腔内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间的摩擦。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一、 图5-17 胸膜与胸膜腔示意图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腔由胸廓与膈围成,上界为胸廓上口与颈部相连,下界借膈与腹腔分隔。胸腔内可分为三部分,即左、右两侧为胸膜腔和肺,中间为纵隔。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壁胸膜根据所在位置可分为4部分:突出于胸廓上口,覆盖于肺尖上方的部分,称胸膜顶;衬于肋骨与肋间肌内面的部分,称肋胸膜;贴附于膈上面的部分,称膈胸膜;呈矢状位衬附于纵隔两侧的部分,称纵隔胸膜。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形成肋膈隐窝,在人体直立时为胸膜腔最低的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胸膜的分部 1.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1)肺的体表投影 两肺前缘的投影起自锁骨内中、内1/3交界处上方2~3 cm处的肺尖,向内下方斜行,经胸锁关节后方至胸骨柄后面,约在第2胸肋关节水平,左右靠拢并垂直下降。右肺前缘由此再下行至第6胸肋关节处弯向外下方,移行于右肺下缘;左肺前缘因有心切迹,故在第4胸肋关节处即沿第4肋软骨向外下方,至第6肋软骨中点处移行于左肺下缘。平静呼吸时,两肺下缘各沿第6肋向外后走行,在锁骨中线处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处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处与第10肋相交,在接近脊柱时平第10胸椎棘突高度(见图5-18~图5-21)。当深呼吸时,两肺下缘均可向上、下各移动2~3 cm。 肺及胸膜的体表投影 2.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图5-18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前面观)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图5-19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后面观)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图5-20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右侧面观)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图5-21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左侧面观)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2)胸膜的体表投影 两侧胸膜顶和胸膜前界的投影基本与肺尖和肺前缘一致。两侧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比两肺下缘的投影约低2个肋骨,即在锁骨中线处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处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处与第11肋相交,在脊柱旁平第12胸椎棘突高度。肺下界与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对比如表5-1所示。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项目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肺下界 第6肋 第8肋 第10肋 第10胸椎棘突 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第12胸椎棘突 表5-1 肺下界与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纵隔的境界: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界为纵隔胸膜,上界达胸廓上口,下界为膈。 纵隔 二、 纵隔的概念和境界 1. 通常以胸骨角平面(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为界,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两部分(见图5-22)。下纵隔再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即胸骨与心包前壁之间的前纵隔,心包、心以及与其相连大血管根部所占据的中纵隔,心包后壁与脊柱胸段之间的后纵隔。 纵隔的分部 2.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图5

文档评论(0)

潮起潮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