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 卷 第3 期 西 北 地 震 学 报 Vol.21 No.3
1999 年9 月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Sept.1999
兰州—天水—武都地区重力场变化
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孟万辉, 孟 夏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应用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研究分析了南北地震带北段兰州—天水— 都地
区重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 105°E 为界, 其东西二侧重力场变化明显不
同.据此判断, 沿105°E 在地壳的深部存在 一条 NS 向活动构造.1990 年以来在甘肃
省境内发生的3 次5 级以上地震前,兰州岸门村和永登树屏2 个测点的重力点值出
现了明显异常.
主题词:甘肃;南北地震带;重力场;流 重力测量
中图分类号:P3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0 44 (1999)03-0326-05
0 引言
兰州—天水—武都地区地处中国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南 , 众多的构造和活动断裂带在此
交接复合, 历史和现今地震均很活跃.为了监测该地区地震活动趋势,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
究所在该地区布设了150 多个流动重力监测点, 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的重力观测网.从 19 2
年以来已连续取得了多期观测资料.本文分析了该监测网的重力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重力
场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1 兰州—天水—武都地区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对各期观测资料的处理均采用中国地震局推广的应用软件———LGADJ.重力测点、主要
构造及震中分布见图1.根据公式ge =gF +ΔgH 和gF =g -r +ΔgF [1] (式中H 为测点海拔
高程, g 为实测重力值, r 为测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正常重力值), 对多期资料取均值, 计算了
该地区布格异常的空间分布,见图2.从图2 可以看出,该地区重力异常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南
-5 -2 -5 -2
低北高.兰州、定西地区的平均值为-43×10 ms ,天水地区为-62×10 ms , 武都地区
为-5 ×10-5ms-2 .相比之下, 临夏—广河、两河口—岷县为重力异常低区,异常值为-291×
10-5ms-2,东 的成县—兴隆镇为重力异常高区,异常值为-253×10-5ms-2 .从图2 还可以
看出, 研究区的重力异常水平梯度变化特征是NS 向梯度值较小, 均值一般小于0.2×10-5
-2 -5 -2
ms /km, EW 向的水平梯度值较大, 一般大于0.6×10 ms /km.这说明该区深 是NS
收稿日期:1999-01-19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1999050.
作者简介:孟万辉(1949-), 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流动重力观测分析工作.
第3 期 孟万辉等:兰州—天水—武都地区重力场变化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327
向构造占优势.
由图3 可见, 以105°E 为界, 其西侧为正异常
区,东侧为负异常区.从重力点值变化趋势分析,
研究区东 负值较多,而西 正值较多,这一现象
以1997 年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