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区高速公路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浅析山区高速公路设计 摘要:山区公路的环境载体主要是自然环境和地质环 境,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如何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行车安全 和环保要求,设计出一条投资小、质量高、破坏小的高等级 公路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本文就山区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从 平、纵、横三个方面提出设计理念。 关键词:山区公路;平纵横设计;设计理念 1 引言 由于山区公路的地形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和线性指标 的要求,不可避免的高填深挖,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建设,这 不仅增加了公路建设的投资,但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 坏,此外,它是不是也可以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灾害,甚至 给运营阶段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随着以人为本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升,山区公路的勘察 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对安全和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决定一条公路路线质量成功与否的关健。因 此,在设计时,注重平面设计,对于降低造价,减少破坏生 态环境以及后期运营维护均有较大的意义。山区高速公路的 设计速度一般为 80km/h,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一般为 60km/h , 而在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的设计速度可分别采用 60km/h 、 40km/h、20km/h。 在山区公路设计时,一味的追求高指标和生搬硬套规范 规定值,不仅会增加工程量和项目投资,另外还会对生态环 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对于技术指标可以分为主要指标和次 要指标:主要指标一般由很多影响事项和计算参数确定,凡 涉及安全性的指标,或者计算参数要严格执行的,要尽量采 用高指标; 次要指标一般是在满足安全的基础上, 灵活掌握, 可采用低值或极限指标,甚至可以适当突破。例如, 《公路 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中 7.2.2 条规定, 当设计速度 ≥ 60km/h 时,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 6 倍为宜;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 2 倍为宜。汽车从直线行驶到曲线,考虑到缓和曲线段的超高 加宽长度与直线长度的关系较小;从汽车运行、磨耗及舒适 性来讲,较长的缓和曲线对行车更为有利。当条件受限时, 需在两同向圆曲线间设置小于 6V 的直线段时,可采取一些 改善措施,如: (1)在满足行车视距的前提下,采取借用曲 线内侧山丘地形或人工种植遮挡性树木等手段,避免两曲线 和中间直线同时进入驾驶人的视野。 (2)中间直线段上尽量避免设凹型竖曲线,以避反弯 错觉的加剧。对于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当运行速 度较高、两圆曲线指标差别较大时应尽量设置不小于 2V 的 直线段;当两平曲线指标比较均衡、运行速度不高是可径向 衔接;当两反向平曲线不设缓和曲线时,中间应设置不小于 2V 并满足超高缓和的直线段。 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应避免与较大甚至最大纵坡组合 使用,不得已使用时,须注意与前后线形的协调,应根据周 围环境和路线纵、横断面指标以及行使车辆类型,分析其安 全性。在山区公路工程量特别艰巨或者部分利用的改建工程 路段,配合必要的交通工程设施,也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对于采用大半径,虽然规范中并未加以说明,但过大的曲线 半径容易导致平纵组合不当、不利于驾驶员准确判断前方路 段线形,以及会出现驾驶员的单调和疲劳感,因此,平曲线 半径设置过大意义不大。 3 纵断面设计 山区沟壑发达,冲沟、溪沟纵横密布,且坡面均有一定 坡度或成阶梯状,因此,公路纵断面的确定至关重要,特别 是在山区公路中,纵断面设计的合理性决定着项目的造价和 运营后的行车安全。山区高等级公路纵断面设计面临的最大 问题就是最大纵坡和长陡纵坡的设计。确定最大纵坡值要综 合考虑货车的爬坡能力、公路通行能力、下坡制动安全性、 交通事故率、环境保护和工程投资等诸多因素。从最大爬坡 能力看,纵坡越大,越影响行车安全,也越不经济。从下坡 制动安全性、交通事故率看,纵坡越大,就越容易发生制动 失灵、雨天滑翻和水箱开锅等行车现象。因此,在纵坡设计 时,对于货车比重较高的路段,应尽量采用平缓的纵坡,不 宜采用极限值,否则交通事故率、油耗、环境污染等问题随 之增加。 对于以行驶小客车或轻型车为主的公路,当采用较大纵 坡可明显减少工程造价时,可采用规定值或者适当突破指 标。对于设计速度较低的改扩建工程,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可 在极限值的基础上增加 1%.连续长陡纵坡可能引起两类问 题,随着坡长和坡度的增加,首先出现的是“坡长限制”问 题,然后是“平均纵坡”的问题,通常所说的“长陡纵坡” 就是针对“平均纵坡”而言的。平均纵坡指标是关系到行车 安全的重要指标,一旦突破界限,不仅在几何设计上没有解 决办法,而且在综合运营管理上难度也很大,公路建成后, 往往行成恶性安全事故多发地段,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山岭区路线设计时,应从多方面考虑,避免出现长陡纵 坡,比如,采用部绕行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