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教育与天主教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教教育与天主教教育 一.新教教育 (一)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的建立 (二)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三)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 (四)英国国教与教育 (一)、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的建立 宗教改革运动是16世纪西欧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作了思想准备。它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以城市贫民和农民为主力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的锋芒所向是封建主义的重要支柱罗马教会,其结果是使西欧基督教会大分裂,出现了基督教的新教各派。 宗教改革者只是主张改良宗教,并非要废除教会而是主张建立新的教会以取代名声不佳的天主教会。所以新教虽然有不同教派,但基本观点一致——反对罗马教廷欺世敛财,反对旧教教义;强调个人而不是教会在宗教生活中的地位,否认教会的绝对权威;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不必以教会为中介,《圣经》是唯一的权威。 返回 (二)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15、16世纪的德意志还处于四分五裂的邦国割据状态,德意志皇帝没有成为德意志民族的代表与领导,教皇反而取代了这样一个地位,当时德国有个绰号是“罗马教皇的乳牛”,任由罗马教会对本国居民进行征税。16世纪,教皇利奥十世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发行赎罪券,于是德国出现了大量的宗教市场,只要缴钱买赎罪券就可以将罪赦免。此时欧洲又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崭露头角,此举激起他们的愤怒,在这样一个矛盾的情况下,马丁路德的出现打破了僵局。1517年他在维腾堡教堂大门上张贴《95条论纲》反对兜售赎罪券,揭露罗马教皇骗局 。 路德的教育主张 1. 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 在欧洲中世纪时,教士是为数不多的文化阶层,所以他们充当了上帝的“代言人”身份。对于此,马丁路德提出“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这一观点。他告诉人们,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联系,每个人都有读《圣经》的权利,无须接受教廷的曲解与戏弄。就赋予了每个信徒接受神学教育的机会,从而促进国民普及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路德还主张对拒不承担这种义务的父母,政府应予以必要的惩罚 。 2.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 1526年,路德提出选侯应负起教育青少年的责任,政府应该像“修筑桥梁、道路”那样负担起学生的费用。路德在1530年发表的《论送子女入学的责任》一文中,提出国家应实行强迫义务教育的问题:“我认为,世俗政权有责任迫使老百姓送其子女入学,这是有益的。我们的统治者理应完成教俗任务和天职,这样才能始终有讲道师、律师、牧师、书记员、医生等类似的人物。”所以,路德主张的学校教育不仅是为了教会的利益,更多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返回 (三)、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 加尔文教派的主要影响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并在1558年创办了日内瓦学院,以培养传教士、神学家和教师为目的。其主张有: 1.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意义。 2.提出普及、免费教育的主张,要求国家开办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这种教育有双重性,首先是为了促进宗教信仰,其次是为了世俗利益。 (四)、英国国教与教育 英国的宗教改革不同于前两者,它形成了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的特点。国家和教会两者在最高权力上是平等一致的关系。 1.强调教育为国家服务。 2.加强教师的管理,主要内容是教师的资格认定和偶尔对教材做出规定。 3.英语教学的加强,古典语言在课程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二.天主教教育 (一)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会的改革与复兴 (二)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