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大地财务造假启示.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3月15日,因昆明市检察院抗诉,被称为“银广夏第二”的绿大地造假案将被重新审理。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码002200,简称绿大地),号称“云南省最大的绿化苗木种植企业”。3个多月前,昆明市官渡区法院以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绿大地罚金400万元(约为其上市募集资金的1%),判处前董事长何学葵、财务总监蒋凯西、庞明星等五人有期徒刑一到三年,缓期执行,所有案犯当庭释放。 这意味着这家欺诈上市的公司从投资者手中圈走3.46亿元之后,无人获得实刑。消息一出,市场哗然,包括新华社在内的舆论界质疑判决过轻。十天之后,负责此案前期调查的中国证监会,罕见召开“媒体通气会”,披露了法院判决中未认可的更多涉嫌犯罪内容。 越来越多的质疑之声,最终推动了此案抗诉程序的启动。 绿大地造假案,浓缩了中国证券市场过去十年的积弊。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强调,对这一案,不应仅仅停留在“抓坏蛋”的简单思维里,而应更加深入剖析“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南方周末记者在昆明、深圳等地进行了详尽调查,立体还原绿大地变“黑”的秘密。 卖花女-女首富-阶下囚 这原本是一个卖花女变身女企业家的励志故事 2011年9月6日的法庭庭审,是绿大地前董事长何学葵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一年多阶下囚的生涯,何学葵变化很大。一位与她有着多年联系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何的头发在案发后很快就白了,“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像六十多的老太太。” 20年前,23岁的何学葵放弃了成为公务员的机会“下海”创业时,给人的印象却是“年轻有为,事业心极强”。 1992年从一家小花店开始,到1996年创办绿大地公司期间,何学葵以自己的勤奋赢得了尊重。直至今日,在当年共同创业的员工口中,她还有着“卖花女”的绰号。 绿大地现任总经理王光中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在十多年前认识何学葵时,就眼看着她“自己下田、自己跑市场,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因此在出事后,他出于对何的尊敬与朋友义气,硬着头皮接下烫手的“总经理”头衔。 1999年是何学葵的跨越之年:当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绿大地公司抓住商机赢得多个项目,一跃成为云南园艺和绿化行业的领头羊。 何学葵也雄心勃勃,想成为中国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供应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她那时谈的已经不是几千万上亿元的生意了,而是想着上百亿的销售规模。 “跨越发展”的捷径被锁定为上市。 王光中回忆说:“我曾劝她不要急功近利,凡事都有一个过程,要稳步走。”但在资本玩家的诱惑下,何学葵已经听不进这些忠告,她所接触到的“资本运作高手”们兜售的种种“秘诀”,令她眼界大开。 一位曾参与调查的人士向记者这样表示,“可以说何学葵的人生观在那时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许多人眼中,此后的何学葵渐渐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方面在内部管理中“独断专行、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另一方面热衷于通过种种捐助社交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像组织部培训这种跟企业经营八杆子打不着关系的事,她居然也跑去捐几十万元。” 一位在案发前后曾与何有过接触的投资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描述,当时何学葵及其核心团队开会的方式已经让他感觉“极其诡异”:不在公司里开,而是在某酒店包一间房;进去的每个人都要没收手机,包括何也不例外。 所有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当年的强行上市。在王光中看来,当时的绿大地无论从公司管理还是人员素质上,离上市标准都还有着很大差距,正是何学葵不顾现实条件强行上市,为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 “造假军团”的“反向工程” 在证券业潜规则里,“反向工程”要破解的就是发审委审核过程中的“上市密码”。 在一次朋友聚谈时,急于扩大企业规模的何学葵从朋友口中知道了“创业板”和“中小板”。出于善意,朋友推荐了一位“财务专家”——曾任职于贵州财经学院和云南省审计厅的蒋凯西。 何学葵不惜让出部分原始股权,于2000年前后引入蒋凯西担任公司董事和财务总监。在进入公司早期,蒋凯西实际只是个“财务顾问”的角色,公司日常财务依然是由原来的部门负责。 2003年,蒋凯西又为何学葵引荐了另一位“上市高手”庞明星——据称庞曾成功帮助十多家企业“顺利上市”。 至此,在“造假军团”的指导下,绿大地的上市车轮开始加速。在这一年,一场“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的会计造假游戏开始。 在中国股市,上市公司巧立名目做假账很常见。而绿大地的造假手法,不仅粗暴简单,而且近乎荒唐。就是这样历时数年的“造假工程”,竟然顺利通过市场监管层的审核,不但成功上市,而且还能多年虚增业绩。 一位接近案情核心的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坦承:“事后你们当然会觉得很荒谬;但是当你身处其中,并听到种种说法和解释的时候,却会不由自主地觉得一切都仿佛很合理。” 这是因为,这从一开始就是一项按照上市标准来打造的“反向工程”。 最初,蒋凯西和庞明星向何学葵表示,绿大地现有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是

文档评论(0)

shenqi2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