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蜀相》教学设计.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郑二中分校高二语文组 - PAGE 4 - 《蜀相》导学设计 杜甫 主备人:王蛟龙 辅备:高二语文组 授课人: 学习目标 : 1、通过学习,能说出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说出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2、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说出景物意象及特点,说出本诗采用的表达技巧。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学习重难点: 1、阅读诗人的创作背景,能运用知人论世方法来鉴赏诗歌 2. 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说出景物意象及特点,说出本诗采用的表达技巧,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方法 诵读法,讲析与讨论结合,点拨法 学时安排 :1课时 自主学习读 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偶像很拉风,追星很流行,古人也有偶像崇拜,猜一猜,杜甫的偶像是谁呢?对,诸葛亮。杜甫曾经这样膜拜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前两句讲功绩,最后一句讲遗憾。那么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呢,在这首《蜀相》里是否也有体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蜀相》。 二、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展示交流说 三、初步感知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但诗题不作《题成都武侯祠》而作《蜀相》,为什么?(读诗歌,体味感情基调) 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四、研习诗句,体味诗句中的感情。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丞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何处寻:口气急切,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追慕, 锦官城:现四川省城都市。 柏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盛。 问: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历史悠久,寂寞荒凉,同时以苍松翠柏繁茂盛暗含人们对诸葛亮的景仰,透出一种肃穆、安谧的气氛。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春色:写出春草茂盛之态, 好音:写鸟儿鸣声婉转。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问:本句诗概括了诸葛亮的那些功绩,塑造了什么样的诸葛亮形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西南。 天下计——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宏伟业绩;老臣心——忠心报国 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的赞扬,也隐含对贤臣明主的思慕与向往。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问:本句诗述说了诸葛亮那些功绩,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六出祈山,九伐中原,身死五丈原…… 一个“泪满襟”写出了英雄人物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 探究总结议 五、问题探究(讨论): 1.有人把颔联改为: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这种改法好不好?为什么?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此联为衬托诸葛亮庙的荒凉并抒发诗人的感伤之情。“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原应娱人耳目,但加上了“自”、“空”两字后,全句感情色彩为之大变。 原来诗人意不在赏景,而在凭吊古人。他对诸葛亮的出师未捷深感遗憾,因此祠前虽有满目“春色”,盈耳“好音”,他也无意欣赏,反而觉得它们都是多余的,表达了诗人惆怅寂寞的心情,特别是“自”、“空”二字,春草青青,黄鹂婉转,本是美好之物,但加此二字,顿生伤心。由此观之,景物越是美好,越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惆怅,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所指何人?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壮志未酬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3、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