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之案之战古今字.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页 资料之案之战及古今字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 小雅· 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形天 《山海经? HYPERLINK /view/150950.htm \t _blank 海外西经》 形天與与 HYPERLINK /view/459791.htm \t _blank 天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为口,操 HYPERLINK /view/1015332.htm \t _blank 干戚以舞。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遗弃了他的手杖,化成桃林。 《齐晋鞌之战》(一) 字、词: 陈:兼类词。《说文·阜部》:“陈,宛丘,舜后满所封,从阜,从木,申声。”假 借为陈列之陈,又引申为兵列之陈。阵是后起字。 翦:《说文·羽部》:“羽生也(段注:“羽初生如前齐也”)。从羽前声。”按,古多用此为剪除、剪灭字。前为古剪字。后前借为前进之前 ,又加刀造剪字。 介,《说文·八部》:“画也。”但甲文象人前后有皮甲遮护之形,本义当为皮甲。 绝:《说文·纟部》:“断丝也。从刀从卩。古文绝象不 连体, 绝二丝。”甲文、金文像以刀断丝,本义即为断绝,从丝取义。 鼓:象人持杖击鼓形。 矢:《说文·矢部》:“弓弩矢也。” 病:《说文·疒部》:“疾加也。”引申指疾苦、疲惫、贫困、失败等。 集:《说文·雥部》:“群鸟在木上也。”引申指落、集合、成等。 败:《说文·攴部》:“毁也。”象手持杖击坏贝壳之形。 兵:《说文·廾部》:“械也。”甲文象双手持斤形,本义为兵器。 逸:《说文·兔部》:“失也。”从辵从兔。 逐:《说文·部》:“追也。”像人迈步追野猪、鹿之形。 及:《说文·又部》:“逮也,从又,从人。”其造字义与逮同(追及而手持其尾) 二、古今字、异体字 1.旦辟左右(辟,后来写作避);2.韩厥俛定其右(俛、俯为异体字) 三、语法 1.被动句:郄克伤于矢。 2.句中语气词: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3.词类活用:不介马而驰之(介:名作动); 故中御而从齐侯(中:方位名词作状语);从左右,皆肘之(肘:名作动)。 四、问题讨论: 1.“余病矣!” 注:“病,等于现在说重病、病厉害了。这里指受伤很重。”张永言谓此当用《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赵岐注:“病,罢(疲)也。” 2.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注:“箭射进我的手,一直穿到肘。”张永言谓“及”为连词而非动词。《齐太公世家》记同一事,用“我始入再伤”,可见解张是两度中箭,注文当作“箭射穿了我的手和肘”。王彦坤亦谓箭射进手,不可能一直穿到肘。 3.“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 注:“苟,如果。”陈智强、刘荆龙谓这样解释,与后“子岂识之”文义不合:“子岂识之”为已然之事。如此,则不宜将“苟”注为假设连词“如果”。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五:“苟,犹但也。”刘淇《助字辨略》卷三;“苟,又《杨子·法言》:‘非苟知之。’此言非但知之也。苟,且也;且,第也;第,但也。转相训。”“苟”应视作表范围的副词,修饰动词“有”。句意为:“从两军开始交战,只要遇到道路不平,我就下去推车,您难道知道?” 4.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注:“统治者们进行战争,本来就要杀戮大批的人,而齐侯在战争中反而讲‘礼’,是很虚伪的,同时也与古人所谓戎事以杀敌为礼不合。”王彦坤谓最需要注释的是“君子”一词在上下文中同形异义的问题,而不是批判齐侯虚伪。齐侯与邴夏所谓“君子”,理解上不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