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页 用单片机及有关电子元件设计的倒计时器类型很多,也有较多的实用电路参考。但具体电路结构要根据应用范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应做到电路实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使用,定型稳的标准。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本设计方案是对单片机倒计时器的一个起草,若有不成熟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指导,多谢。 本电路的设计在马玉利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了反复的修改,纠正了不成熟的的设计方案,设计的书写格式上,也得到马老师指点,可以说没有马玉利老师的指导,我是完不成该毕业设计的。在此我表示衷心的谢意。 2.2.1 主要性能参数 ? 与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 ? 4KB可反复擦写Flash闪速存储器 ? 1000次擦写周期 ? 时钟频率范围:0Hz—24MHz ? 3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 128*8B内部RAM ? 32个可编程I/O接口线 ?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 6个中断源 ? 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 ?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2.2.2 功能特性概述 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B的Flash闪速存储器,128B内部RAM,32个I/O接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他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2.2.3 引脚功能 如图2-4所示AT89C51芯片引脚图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 2.1.2 单片机发展概况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所谓单片机是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中央处理单元(Center Processing Unit, CPU)和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及其I/O通信口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的计算机系统,而现代的单片机则加上了中断单元、定时单元及A/D转换等更复杂、更完善的电路,使得单片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更广泛。 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集成电路属于中规模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尚未成熟,单片机仍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元件集成规模还比较小,功能比较简单,一般均把CPU、RAM,有的还包括了一些简单的I/O口集成到芯片上,像Farichild公司就属于这一类型,它还需配上外围的其他处理电路才构成完整的计算系统。类似的单片机还有Zilog公司的Z80处理器。 1976年Inter公司推出了MCS-48单片机,这个时期的单片机才是真正的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并推向市场。它以体积小、功能全、价格低赢得了广泛的应用,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MCS-48的带领下,其后,各半导体公司相继研制和发展了自己的单片机,像Zilog公司的Z8系列。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单片机已发展到了高性能阶段,像Inter公司的MCS-51系列,Motorola公司的6801和6802系列,Rockwell公司的6501及6502系列等,此外,日本的著名电气公司NEC和HITACHI都相继开发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专用单片机。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公司均竞相研制出品种多,功能强的单片机,约有几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