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念儿时玩乐的空间冯颖诗
懷念兒時玩樂的空間
馮穎詩
(圖片來源:/show.asp?id=33 )
引言
這些年來,香港人都喜歡懷舊,媒體常出現以搜尋舊事物為主題的報導,舊玩具、
舊餐廳、舊建築、舊故事……那些舊地方經報導後,總吸引人一窩蜂去慕名拜訪。
香港人對舊事物的喜愛,是甚至連新(也即是假)的「舊」也要去追尋,例如舊
式設計但裝修卻是新簇簇的「懷舊主題」餐廳;位於添馬艦,馬虎模仿而成的「荔
園」,也吸引了不少人到場消費。我對這些現象都十分好奇,在香港這個急速流
轉的城市,當中的人每分每秒都被「現在」所佔據及勞役,應該都不會認為過去
的事重要吧?或根本一點說,應該沒有太多的空間去回想過去的事情,以及察覺
1
過去的事情對自身的意義吧?就如 Georg Simmel 對都市人的心理分析 ,在都市
的人每分每秒都接受著外界大量刺激,時間及腦袋承載力有限的人根本不可能逐
一回應,亦不知從可選擇對那些刺激作回應,於都市生活的人,要維持自己的日
常,為免每分每秒受 「要作出回應」這種壓力煎熬,很自然便會被訓練得對事物
麻木 。
1 Martindale, Don. “Prefatory Remarks: Theory of the City” in Max Weber, The City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8, pp. 9-62.
1
對於這些懷舊現象,或許有人會以消費角度去解釋,認為懷舊只是一個被市場塑
造出來的潮流,讓香港人這種消費動物去追逐 。因此去添馬艦的荔園,光顧懷舊
主題餐廳的人,純粹為盲目追逐,沒甚麼念舊與意義可言。可是於我來說這說法
又不能完全解釋懷舊現象。潮流一向都短暫,很容易便被另一興起潮流蓋過,但
這懷舊風不但存在了好幾年,而且還隨網絡平台的發展而愈來愈常見 。除了網絡
媒體關於懷舊的報導,一些收集舊事物如相片、故事等的群組也每為數不少。況
且被懷舊的事物,大多都關於物質貧乏、平凡不花巧的過去,實在有別於一般對
於商品、及其塑造的文化身分的潮流追逐。 「被塑造的潮流 」的說法,亦無法解
釋一些情緒。領匯(現時為領展)於二零一二年推出一本名為《我們的尋味時光》
的刊物,紀錄了領匯所管理的商場中的懷舊小吃,以作宣傳 。若香港人懷舊只為
盲目追逐潮流,當時理應一窩蜂去光顧書中的小店,但當年這刊物所換來的,卻
2
是網絡上的一片謾罵 ,指責領匯虛偽,不應消費這些正正被該公司趕盡殺絕的
小店而去賺錢。謾罵當中的憤怒,顯示出懷舊背後,其實承載著香港人十分在意
的事情。
在眾多香港人所懷舊的事物當中,未必每一樣也屬於我的時代,與我的生活經驗
有關連 。接觸時一般都只覺得有趣,又或是增長知識。唯每當讀到關於舊遊樂設
施的資料時 ,卻不斷湧出兒時於遊樂場的生活片段,更挑起了複雜的情緒,有點
感動 ,卻也惋惜 ,還帶點憤怒及無助。但我一直以來都沒有去想清楚那些情緒從
可而來,如果如 Walter Benjamin 所說,回憶的來襲源自於種種錯過的機遇、未完
3
成的許諾以及被磨滅的希望 ,我希望藉本文疏理一下遊樂場空間與自身經驗的
意義,藉以探討我們懷舊為何。
2 參考東方日報報導: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00190_001.html
3 Benjamin, Walter (1968), Thesi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Illuminatio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2
沒有遊樂設施的玩樂空間
到遊樂場嬉戲,是我讀小學時每天花上起碼一至兩小時的節目。我於一九九三年
4
開始讀小學,那時還是半日制小學為主流的年代 ,我與哥哥就讀上午校 。學校
位於公共屋邨中的一所普通小學,不是甚麼名校,我與哥哥小時候也算是腦筋靈
活,要跟上學校的教學沒甚麼困難 。每天放學隨校巴回家,吃過午飯,最遲下午
三時至四時便已輕鬆完成功課。四時是一條死線 ,因為這是當時無線電視兒童節
目《閃電傳真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