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呼兰河传》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设计者: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王晓丹
[教材简析]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教学目标]
1. 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萧红的童年生活。
2. 走进文中文字,知道萧红童年的孤寂,特别解读童年的快乐。
3. 以小组自主学习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从而体会萧红的童年及作者的写作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前置性作业]
附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由呼兰河导入,了解萧红,走进《呼兰河传》
1.了解呼兰河: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乘飞机来到黑龙江省的中部地区,走进一座叫呼兰的小城,还有那条叫做呼兰的小河。如今的呼兰,天高云淡、交通便利、物产丰富、芦芽短,鸭儿欢……一派生机勃勃。
可,在20世纪20年代,呼兰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着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
2.认识作者:
(1)将这样动情的画面记录下来的,是生活在这座小城里的,后来成为了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作家——萧红。
(2)请你说说对萧红的了解。
3.走进《呼兰河传》: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阅读了这本书,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书上描写的是作家萧红哪个时期的事情?(童年)
二、孤寂
过渡:同学们,书中给我们展现了萧红怎样的童年,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品读作品吧。老师根据同学们的阅读所得罗列在材料纸上了。请你快速阅读材料一~七,把你读后感受用两个词写在旁边。
略读、交流
随机板书关键词。
材料一~二祖母不喜欢我。
材料三 写父亲不喜欢我。
材料四 写母亲不喜欢我。
材料五~七写重男轻女。
师述:在旧中国,重男轻女是社会通病,长期存在溺死初生女婴的现象,除了溺死之外,还有捂死、弃野、掐死等各种办法。因为萧红是她母亲的第一个孩子,所以活了下来。但是,从小由于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行为让萧红的心灵受到伤害;她又目睹了周围一些女子的悲惨遭遇。所以,她的童年是孤寂的,不快乐的。
三、快乐
(一)材料八九
过渡:每当萧红回想起故乡呼兰河时,她想到的不是母亲,不是父亲,更不是祖母,只有那年迈的——祖父。请你快读材料八—九,把你的读后感受用一句话写在边上。
过渡: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最喜欢萧红人是——祖父,给萧红的童年带来快乐的人是——祖父,回忆里最会想到的人还是——祖父。
在这个小城里,也只有一个地方给了她自由和快乐,就是萧红和她祖父的园子。萧红用了大段的文字描写着这个给她爱,给她温暖的园子。
随机板书关键词。
(二)材料十
接下里让我们精读这个部分。
读书要求:
1.逐字逐句读材料十。
2.边读边写读书后感。
交流。板书关键词。
(三)师述:
同学们,老师听着你们精彩激烈的交流,看着萧红朴素流畅的文字,宛如我们大家一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听萧红娓娓讲述着她的快乐,她的自由,感受着呼兰河的美丽,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
文学家茅盾这样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也有人这样说:《呼兰河传》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越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还有人这样说:萧红写的都是生活,她书中的人物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活的。不管是喜是悲都能使我们产生共鸣,好像我们都很熟悉似的……
四、总结阅读方法
这么厚的一本书,要怎样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出作者要传递的情感呢?聪明的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些阅读方法。
最常用的那就是“略读”和“精读”了。
略读: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
精读: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读边写,力求明白透彻,了然于心,以便吸取精华。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简单来说:
略读:一目十行、走马观花
精读:逐字逐句、边读边写
相信通过这节课对《呼兰河传》的阅读,同学们会越加喜欢阅读课外书。
老师送一句话给大家: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