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中国残疾人疏离意识分析及其深刻性硏究.PDF
*
1) 中國殘疾人疏離意識分析及其深刻性硏究
**
2) 陸 潭 晟
<목 차>
1. 引言
2. 文獻綜述
2.1 疏離的界定
2.2 疏离硏究的样相
3. 硏究方法
3.1 硏究對象及資料
3.2 測定工具
3.3 硏究問題
3.4 分析處理
4. 分析結果
5. 結論及展望
1. 引 言
伴隨著70年代末改革開放政策的出台,中國不斷提高開放性經濟水平,並以
世界上鮮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經濟總量大幅躍升,人民生活也從溫飽不
足發展到總體小康,依此來看,進一步達到基本富裕幾乎已成既定事實。但在這
樣一個宏大的進程之中,我國也臨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變動,分業化(亦稱專業
化,specialization)、都市化(urbanization)、世俗化(secularization)以及社
* 本文於2014年11月28 日韓國人口學會後期學術大會原文發表後,補完而成。
** 嶺南大學校 社會學科 博士修了,E-mail: china@ynu.ac.kr
308 ≪中國學論叢≫ 第47輯
會性 ⋅地理性移動(geographicalsocial migration)等現象日益浮上。在此社
會變化之下,傳統的社會構造逐步瓦解,新的社會問題也層出不窮。早先受工業
化(industrialization)影響所導致社會構造變化的西歐社會之中,哲學、文學、
心理學及社會學等諸多領域的學者們對由社會變動所産生的社會問題,例如失
落、不安、孤獨、絕望、疏遠(estrangement)、冷淡(indifference)、孤立
(isolated)、失範 (anomie)、 無力 (powerlessness)、 無意味
(meaninglessness)、非人化(dehumanization)、悲觀主義(pessimism)、社
會解體(social-dismantlement)、社會原子化(social-atomization)等現象展開
了大量的論述(Brown,1968 :2 ;Bahk,1996 :11),綜合以一個概念來攘括
這些心理問題與社會現象,即“疏離”(alienation)。
如上述,我國在此社會變動之際面臨著疏離的許多現象和問題,特別是在社
會中存在著的“少數群體”殘疾人方面尤爲嚴重。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及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推算,截止2010年末,全國共有各類殘疾人8502萬
1)
人 ,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爲6.20%,涉及家庭人口2.8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
統計局,2013 ;趙燕潮,2012 :20)。盡管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殘疾人的資源
投入,殘疾人社會保障事業能夠得到顯著發展,但相當一部分殘疾人群仍在政治
參與、社會保障、社會交往、接受敎育、就業等方面處於困境,社會地位依然低
下。而與這些困境相並行的疏離感,它不僅影響殘疾人生活質量,削弱幸福感,
還會誘發殘疾人情緒、行爲、認知等一系列心理問題(李文濤,2013)。 目前,國
內外有關殘疾人的硏究大多集中於心理測評或心理幹預等理論分析上,缺乏針對
殘疾人疏離問題的系統性硏究,也未能對殘疾人疏離意識的成因作出解釋。
鑒於此,本硏究從殘疾人疏離的視角出發,較詳細地對其疏離意識進行理論
剖析,以疏離意識的四個維度(人際關系、職務勞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爲分
類依據對殘疾人的疏離現狀進行深入呈現,並就影響其類型別疏離意識的關鍵要
因進行實證分析。
1) 各類殘疾人的人數分別爲 :視力殘疾1263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