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温里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均为辛温燥烈之品,温中散寒,下气止痛,可用治中寒腹痛,呕吐呃逆。 荜茇:辛热,温散力胜,尤善止痛,凡头痛、牙痛,胸痹心痛均可选用。 荜澄茄:尚除肾与膀胱之冷气,还可用治下元虚冷,寒疝腹痛,小便浑浊等。 荜茇、荜澄茄  各 论 ? ? 第七章  温里药 【概念】   凡能温里祛寒,以消除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或祛寒药。 【作用及适应证】   温里药的主要作用是温里祛寒、温经止痛,主治里寒证。根据归经不同,主要包括有: 一、主入脾胃经者,能温中散寒止痛,可用治寒邪外侵,直中脾胃,脾胃阳气被困,或脾胃阳气不足,寒自内生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等症,包括脾胃实寒证及虚寒证,又合称脏寒证。 二、主入肾经者,能温肾助阳,可用治肾阳不足,阴寒内盛所致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 三、主入心肾两经者,能温阳通脉,用治心肾阳虚证,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或回阳救逆,用治亡阳厥逆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四、主入肝经者,可暖肝散寒,温经止痛,用治寒滞肝脉所致寒疝腹痛、厥阴头痛以及妇女经寒不调。 五、主入心经者,可通脉止痛,用治心阳不足,阴寒痼结所致胸痹疼痛,心痛彻背,心悸怔忡者;以及心阳不振,冷汗不止,肢冷脉微,脉微欲绝。 六、主入肺经者,可温肺化饮,用治寒痰停饮犯肺所致气喘咳嗽,吐痰清稀,口鼻气冷者。 七、主入脾肾经者,可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用温里药治疗里寒证,是《内经》“寒者热之”,《本草经》“疗寒以热药”治疗原则的具体应用。 里寒证的原因:寒邪内侵,损伤阳气;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以个别温里药还有助阳,回阳的作用。   常用的温里药有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胡椒、花椒、荜拨、荜澄茄等。 附 子 【药用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乌头 附子 【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 1.亡阳证。本品大辛大热,纯阳燥烈,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散寒,下补肾阳以益火,能速回散失元阳于须臾,力挽厥脱之危候于俄顷,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为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下后,见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亡阳厥脱,以及元气大亏,或暴崩失血,导致阳气暴脱,见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肢冷脉微者的要药。如:四逆汤,参附汤。若寒邪入里,直中三阴而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吐泻腹痛,脉沉迟无力或无脉者,可用回阳救急汤。 2.阳虚证。本品辛热温煦,能通行十二经,温一身之阳气,有峻补元阳,以消阴翳之效。 附子补肾阳,以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宫冷,腰膝酸软等; 附子补心阳,以治心阳不振,阴寒痼结,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疼痛等; 附子补脾阳,以治脾阳不振,阴寒内盛,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等; 附子补脾肾阳,以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肢体浮肿,小便不利; 附子助阳解表,以治素体阳虚,兼感风寒,发热脉沉者。 故凡阳虚诸证均可应用,尤其肾、心、脾诸脏阳气虚弱者,更为适用。 3.寒痹证。本品辛散温通,善逐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故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屈伸不利者每多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剧者。 【用量用法】3~15克,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使用注意】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蒌、白蔹、白及、贝母。生品外用,内服须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干 姜 【药用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姜 干姜 【药性】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应用】 1.腹痛,呕吐,泄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经,为健运脾阳,温中散寒的要药。《本草经读》言其“为脏寒之要药也。…土虚则寒,而此能温之”。故凡中焦寒盛,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均可用之。 2.亡阳证。本品性味辛热,入心脾肾经,又能通心助阳以复脉,温脾暖肾以回厥,大热无毒,守而不走有良好的温阳守中,回阳通脉之效。与附子相须为用,既起到协同作用,增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附子无姜不热”,又可降低附子的毒性。 3.寒饮喘咳。本品辛热入肺,又具有温肺散寒,温肺化饮,燥湿化痰的功效,多用治寒邪犯肺,内有伏饮,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寒饮咳喘之症。 【用量用法】煎服, 3~10克。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 肉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