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经络总论.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经络总论.ppt

2.奇经八脉的特点  (1)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              (2)经脉间无阴阳表里关系;              (3)与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有关系; (4)上肢无奇经分布;                 (5)除任、督两脉,其余六脉无其专属腧穴。 奇经八脉 3.奇经八脉的作用      (1)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 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贯的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  1.十五络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如:     手太阴肺经…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偏历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     手少阴心经…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支正     足太阴脾经…公孙   足阳明胃经…丰隆     足厥阴肝经…蠡沟   足少阳胆经…光明     足少阴肾经…大钟   足太阳膀胱经…飞扬     督脉…长强      任脉…鸠尾     脾之大络…大包 十五络脉  2.十五络脉的特点   (1)十二经脉的络脉从络穴分出,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2)任脉的络脉从鸠尾穴分出,散布于腹部;   (3)督脉的络脉从长强穴分出,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4)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分出,散布于胸胁。 十五络脉 3.十五络脉的作用 加强了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的联系; 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任脉络、督脉络、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十五络脉 针灸学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核心,遵循辨证施治的规范,以针刺和艾灸等为手段,进行治病、防病并阐明其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   上篇:经络腧穴     (经络总论、腧穴总论、经络腧穴各论)   中篇:刺灸法     (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其它针法)   下篇: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作用、配穴处方方法、特定     穴的应用及常见病的治疗)     针灸,是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的合称。    针刺疗法,是用金属制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针具,依据穴位,施以适当的手法,激发经络之气,达到通经活络、祛邪扶正的治疗目的,称为针法。                          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或配合其他药物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置于穴位上熏灼,通过温热刺激,以通经活络,回阳救逆,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称为灸法。                                 两者在临床上个具特色,相互为用,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一 、晕针 二 、出血 三 、感染 一、针刺禁忌: 1 、部位禁忌: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大血管所过之处应禁刺。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 2 、腧穴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缺盆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小儿禁针囟会。女子禁针石门。 3 、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禁针 4 、大怒、大惊、过劳、过饥、过渴、房事、醉酒等禁针。 二、灸法禁忌: 1、穴位禁灸: 眼区:如丝竹空、攒竹、睛明; 面部:头维、素髎、禾髎、颧髎、迎香、下关; 血管浅表:人迎。 2、病证禁灸:病在三阳不宜灸,阴虚内热者不宜灸,表证不宜灸,温热病不宜灸,湿热病不宜灸等。 一、呼吸系统疾病 ???? 1、鼻窦炎??2、鼻炎??3、感冒??4、扁桃腺炎??5、急、慢性喉炎 6、气管炎??7、支气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 8、急性结膜炎??9、中心性视网膜炎??10、近视眼??11、白内障; 三、口腔科疾病 ???? 12、牙痛??13、拔牙后疼痛??14,牙龈炎; 四、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喷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