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腕骨穴初探及临床的应用
腕骨穴初探及临床的应用 (姜堰市中医院,江苏225500;?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摘 要 腕骨穴是原穴之一,笔者结合古代诸家论述、近期文献资料及个人体会,对腕骨穴的定位、解剖、主治、刺灸法与作用机理进行探讨,认为该穴有通阳截疟、通利清窍、醒脑回苏、分清泌浊、清利泄热、疏导经气之功;以腕骨穴为主,佐以他穴,配太乙神针灸大椎治疟疾,刺涌泉、灸侠溪疗暴聋;小儿惊风配曲池、大椎;配隔姜灸关元、中脘止泻。 主题词 穴,腕骨 聋/针灸疗法 急惊风/针灸疗法 腕骨穴,系手太阳小肠经之原穴,位于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据历代文献记载,其主治有偏枯、热病汗不出、黄疸、疟疾、耳鸣、惊风、??、头痛、颈项颔肿、臂痛指挛、腰腿痛等多种疾病。笔者以该穴为主穴,配佐它穴,广泛应用于临床,每获捷效。 1 穴位探讨 1.1 定位 腕骨穴出自《灵枢?本输》篇:过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针灸甲乙经》云: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者中,手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偶得简便取穴法:以手小指与无名指蹼缘相互交叉,小指自然弯曲,下面一侧小指尖端赤白肉际处即是本穴。 1.2 穴位断面解剖 (1)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掌支和尺神经手背支共同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均由第八颈神经组成。(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3)小指展肌:由尺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组成。(4)豆掌韧带:从豌豆骨分散到第四、五掌骨底的掌侧面。(5)针的背侧为尺侧腕伸肌腱和第五掌骨基底部。 1.3 主治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最早记载,腕骨穴主治(痉、惊)互引,热病汗不出,善呕苦,身反折口噤,善鼓颔,腰痛不可以顾,顾而有似拔者,善悲上下取之出血,见血立已,偏枯,臂腕发痛,肘屈不得伸手,又风头痛,涕出,肩臂颈痛,项急烦满,擎五指掣不可屈伸,战怵,狂易,消渴,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大衄血,喉痹。以后各家均在其基础上扩大主治范围,《腧穴学》(第六版)一书腕骨穴研究进展:(1)增加肠蠕动,针刺腕骨穴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减弱的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增强;(2)腰痛,配下巨虚,用导气手法,患者腰部有热感时出针。笔者认为腕骨穴可有以下几个主治功效。 (1)通阳截疟:因疟邪潜于半表半里之间,使营卫不能相和,正邪交争,阴阳相移,而见寒热往来,故驱之需振奋卫阳之气,针腕骨则能宣发太阳经气,并领邪外出。 (2)通利清窍:腕骨为小肠经之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行留止之处,原气又借三焦之首输布至五脏六腑,头面四肢,小肠经又上面入耳,为耳之宗脉之一,故当内风上扰,闭塞经气时,取其可利上焦气机,通利清窍。 (3)醒脑回苏:小肠经和心经互为表里,小肠经络心而行,因心火偏亢,痰热蒙窍,致神志昏糊,心神失常之疾,泻腕骨可清亢盛之心火,散上行之痰热。 (4)分清泌浊止泻:泄泻一症是由于诸因引起胃肠的运化和传导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所致。小肠为受盛之官,分清泌浊正是其职,故取腕骨以引发其本脏经气,恢复其功能,则可使泄泻止。 (5)清利湿热: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受阻,经气不畅,胆汁横溢而见目睛黄染,胁痛不舒等症时,取腕骨或补或泻,可引内聚之湿热渗入膀胱从小便而去,以达清利湿热之目的。 (6)疏导局部经气:小肠经起于少泽,终于听宫,其脉循行于手臂肩项,所以当肩项臂腕因经气不利,气血不畅而出现臂痛指挛,五指不能屈,头项强痛时,刺腕骨可引导通利经气,使之通则不痛,若配以痛处局部取穴,收效更佳。 2 刺灸法 腕骨穴在古代文献中记载刺灸法均刺0.2~0.3寸,留三呼,灸三壮。《针灸甲乙经》、《图翼》:刺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壮;《大成》、《铜人》:针三分,留三呼,灸三壮。其法缘于《针灸甲乙经》。直至近代第一版《针灸学讲义》:直刺3~5分,艾条灸3~7分钟;上海中医学院编《针灸学》:直刺0.5~1寸,感应: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掌部。灸量:灸3壮,温灸5~20分钟;《经穴断面解剖图解》:直刺8分。《腧穴学》(第六版):直刺0.3~0.5寸,可灸。可见在刺灸法的发展,因古人的针具太粗,消毒不严而言,但现代临床只注重针刺0.5~0.8寸,灸很少;忽略补泻手法(大部分运用平补平泻或强刺激、弱刺激)。笔者认为针刺深度一般可在0.8~1.2寸适宜,并向掌心刺入0.8寸以上易得气、针感强,放射至掌心或向上放射至肘部,很少放射至头面部;留针30~60分钟,甚则数小时,一般艾灸5~9壮或10~30分钟,可行各类补泻手法。正如《针灸集成》云:疟疾烦闷,头痛惊风,??,五指掣挛,心与小肠火盛者,当泻此,浑身热盛,先补后泻,肩背冷痛,先泻后补。说明实证热证实行先补后泻,虚证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1.pptx
-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ppt VIP
- 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5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关于八项规定主题教育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5八项规定精神主题教育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知识竞赛题(附答案)范文.docx VIP
- 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知识竞赛题(含答案).pdf VIP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_可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pdf VIP
- 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自动避障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