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华教授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经验浅析.docVIP

胡晓华教授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经验浅析.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晓华教授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经验浅析

胡晓华教授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经验浅析   【摘要】月经后期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胡晓华教授擅长治疗多种妇科疑难疾病,对痰湿型月经后期亦有独到的见解,临证时重在补肾健脾、祛湿化痰,并自创了补肾祛湿化痰方,临床收效颇佳。   【关键词】月经后期;补肾祛湿化痰方;痰湿型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11-0080-03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者,亦称“经期错后”、“月经落后”、“经迟”等。若经行仅延迟3~5天,或偶见1次,不作病论。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1]。好发人群为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月经后期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多次人工流产导致的宫腔粘连、长期口服避孕药、短期内过度减肥、高泌乳素血症等。本病若伴经量增多或经期延?L,常可发展为崩漏;若伴经量过少,可进一步发展为闭经、卵巢早衰等[2]。对于育龄期的女性,长期月经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不仅影响其生育功能,而且还会出现面部痤疮、多毛、情志改变、体重增加等症状,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3]。   导师胡晓华教授从事医教工作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痰湿型月经后期的治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自创补肾祛湿化痰方,其用药独居特色,临床收效颇佳,笔者有幸跟诊左右,受益颇深。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而致的生理现象,亦称“月信”、“月水”等。正如《素问?上古通天论》云:“……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首次提出月经后期,将其称为“至期不来”。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下》中有“隔月不来”、“两月三月一来”的记载。胡晓华教授认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痰湿所致月经后期病居多,其病机主要是脾肾亏虚为本,痰湿中阻为标,发病机理亦有虚实不同,虚者素体脾气虚弱或肾精亏虚,精血化生乏源,或产多乳众伤于血,致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周期后错。正如《灵枢?五音五味》所言:“妇女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还有《医学正传》曰:“月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足以干涸”,指出肾精亏虚,胞宫无血可下,而经行错后。实者实邪阻滞,因寒、因滞、因痰湿,致使血行不畅,冲任受阻,月经后期不来。《妇人规》曰:“经候不调, 病皆在肾经”,“痰之本, 经之源,为肾所主”,及《景岳全书?痰饮》中云:“痰之本无不在肾”,均指出肾虚是根本,痰湿阻滞是致病因素,若肾气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化水饮,导致水湿停留,聚而成痰,痰湿阻滞气机,影响气血运行,使五脏六腑受累,日久及肾,致使肾亏,二者形成恶性循环[4]。脾虚与痰湿亦有密切联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知脾失运化,水液代谢失常,停聚而成痰,痰湿内生,下注冲任,壅滞胞脉,气血运行受阻,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致经期延后。可见,痰湿不仅是病理产物,本身亦是致病因素。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云:“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痰所碍而不化”,痰湿滞于胞脉,经血阻隔,致使月经后错[5]。综上所述,脾、肾与痰湿相互影响,共同致病。临证中,胡教授主张审因论治,首先要排除因其他原因引起的月经后错,如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首先要排除妊娠,对于有多次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怀疑有宫腔粘连者,建议宫腔镜检查。   2治法治则   痰湿型月经后错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在治疗上则攻补并施,标本兼治。在中医妇科的学习中,此型虽重在燥湿化痰,去除主证,但不可忘其本,若不及生痰之源,本因不去,痰湿复生[6]。《医门法律》中言:“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之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故治病求于本。《景岳全书?痰饮》曰:“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肾阳为命门之火,脾阳依赖肾阳温煦。故痰湿之本责之于脾肾亏虚,在治其标的同时,着重调补脾肾,通过健脾补肾以杜绝生痰之源,使冲任流通,气血调达。胡晓华教授治疗本病,以补肾健脾、祛湿化痰为根本大法,自创补肾祛湿化痰方,标本主次兼顾,临床收效颇佳。具体方药组成:半夏、生白术、茯苓、陈皮、苍术、山药、菟丝子、果杞、女贞子、旱莲草、川芎、当归、怀牛膝、香附、坤草、生姜、甘草。方中含二陈汤合四君子汤以化痰燥湿、和胃健脾,杜绝生痰之源;苍术性味辛苦、温,苦温燥湿以祛湿浊,辛香健脾以和脾胃,更增其健脾燥湿之效;山药性味甘平,《本草纲目》言其“益肾气,健脾胃”;菟丝子性辛味甘平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