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研究前沿技术.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技术 Frontier Research Technology on Life Science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酝酿一系列重大突破。基因科学、蛋白质科学等已成 为生命科学的热点与前沿。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孕育着重大科学突 破。本课程的特色是:1. 着眼于培养科研型和临床型研究生的生命科学研究的 前沿技术;2. 该课程不仅涉及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基因敲 除小鼠构建、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的大数据挖掘等),此外还涵盖生命科学 的常用研究技术(细胞培养、常用分子生物学、组织形态学技术等)的培训和数 据分析、作图及其后期文章撰写等。 本课程的优势:既往研究生进入实验阶段时主要通过所在课题组的“传帮带”, 缺乏一门涵盖所有常用实验技术和高阶技术培训的特色课程。因此该课程不仅可 以为研究生进入实验研究前的入门培训,重要是可以提升研究生实验研究技能和 视野的一门专业性课程。 教师风采 cai 采 李大金、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科 研副院长、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和上海领军人才。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科技部重大 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主要研究领 域为生殖免疫。已发表相关文章近300 篇,包括Blood、autophagy、Cell Death Dis、J Immunol、 Hum Reprod 、Am J Reprod Immunol 和Bio Reprod 等SCI 期刊。 杜美蓉、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任 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 带头人、上海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分会委员兼 秘书长、中国生理学会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师学会整合 医学分会委员、《生殖医学》杂志编委。长期从事母-胎免疫调节机制研究及其相关临床工作。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Trends Mol Med,Blood 、Science Signaling、J Immunol 等发表SCI 论文 33 篇,累计影响因子138.922,部分研究成果被Nat Rev Immunol 引用与专述评,主持NSFC 重点项目、NSFC 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等7 项;省部级项目7 项;多次组织国际生殖免疫 学学术大会,国际学术会议受邀发言4 次;2010 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2011 年获得明治 生命科学奖,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获2012 年复旦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以第一完成人研 究成果“母-胎免疫调节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获2014 年度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 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永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2001 年就读兰州大学生命 科学学院并获得学士学位,2001-2004 年就读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 2005-2010 年在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做博士生研究,并获得柏林自由大学博 士学位。2010-2013 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 年受聘为复旦大学生命科 学学院研究员(青年)。主要研究方向: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包括ZFN ,TALEN 和CRISPR ) 把基因突变引入到人体干细胞中制作心脏病模型,并通过这些模型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 机理和筛选治疗药物。Nucleic Acids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PlOS Genetics 和Circulation 等发表SCI 学术论文近20 篇。 吴奇涵、博士、现为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药物研究室研究组副 组长,研究员。2006 年于复旦大学取得遗传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之后 至华东师范大学工作,2010 年至2012 年,受法中科学与应用研究基金会资助,在法国国立 卫生学院和国立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 年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 长助理,2016 年进入计生所工作。从博士阶段开始从事基因功能研究,包括人类新基因功 能研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