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转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实验科目:有机化学实验项目: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实验类别:有机制备反应类型:磺化反应实验者类别:实验人数:每组人数:实验学时数:实验室编号:实验室名称:实验目的:1、了解烷基苯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2、掌握烷基苯磺酸盐的常规分析方法;3、掌握表面张力、泡沫性能的测定和表面张力仪、罗氏泡沫测定仪的使用方法;4、学会对反应过程进行物料蘅算实验原理:仪器设备:水浴锅、电热套、界面张力仪、辅助器材:四口烧瓶、恒压滴液漏斗、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分液漏斗、烧杯、温度计、化学试剂:烷基苯、发烟硫酸、氢氧化钠、PH试纸等注意事项:磺化反应为激烈的放热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酸速度及反应温度。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标识 中文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英文名:Sodium dodecyl-benzenesuffonate;DDBS 分子式:C18H29NaO3S 分子量:348.47 结构式: CAS号:25155-30-0 RTECS号: HS编码: UN编号: 危险货物编号: IMDG规则页码: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淡黄色薄片、无臭、小颗粒或粉末状。 主要用途:用作洗涤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汽压(kPa): 溶解性: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燃烧爆炸危险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可燃 建规火险分级:丙 闪点(℃):110 自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无资料 爆炸上限(V%):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氧化剂。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 包装储运 危险性类别: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大鼠经口:1260mg/kg LC50: 健康危害:本品基本无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污染的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撖口,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戴口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 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到空旷处焚烧。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实验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磺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制备方法。 2、了解用不同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的机理和反应特点。 3、了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磺化反应是向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磺酸(R-SO3H)、磺酸盐(R-SO3M;M表示NH4或金属离子)或磺酰氯(R-SO2Cl)。 磺化是亲电取代反应。SO3分子中硫原子的电负性比氧原子的电负性小,所以硫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成为亲电试剂。 常用的磺化剂是浓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 磺化的主要方法有: 1.过量硫酸磺化法(磺化剂是浓硫酸和发烟硫酸); 2.共沸脱水磺化法; 3.三氧化硫磺化法; 4.氯磺酸磺化法; 5.芳伯胺的烘焙磺化法。 磺化反应的主要目的有:1.使产品具有水溶性、酸性、表面活性或对纤维素具有亲和力。2.将磺基转化为-OH、-NH2、-CN或-CL等取代基。3.先在芳环上引入磺基,完成特定反应后,再将磺基水解掉。 磺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硫酸的浓度和用量对磺化反应的速度有很大影响。随着磺化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水逐渐增加,硫酸的浓度逐渐下降,使磺化开始阶段和磺化末期,磺化反应速度就可能下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几乎停止反应。这时的硫酸被称为废酸,用π值表示。为了消除磺化反应生成的水的稀释作用的影响,必须使用过量很多的硫酸(х值)。磺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磺化温度会影响磺基进入芳环的位置和磺酸异构体的生成比例。特别是在多磺化时,为了使每一个磺基都尽可能地进入所希望的位置,对于每一个磺化阶段都需要选择合适的磺化温度。低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