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27-1999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pdf

  • 143
  • 0
  • 约1.4万字
  • 约 12页
  • 2018-07-24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5027-2007
  •   |  1999-11-01 颁布
  •   |  2000-08-01 实施

GB/T 5027-1999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Is/T5027一1999 前 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10113:1991《金属材料一薄板和薄带一塑性应变比的测定》。在主要技术内容 和结构形式上与ISO10113:1991相同。 本标准此次修订对GB/T5027-1985的下列主要技术内容作了修改: 一章节进行 了重新安排; 一一修改原理 删去试验意义; — 增加引用标准; 一一 增加了试样类型; 一一将第六章计算与定义合并; 将第七章内容改为附录A; 一 删去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GB/T5027-1985《金属薄板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冶金 仁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钢铁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瑞玲、吴国运、李久林。 本标准1985年3月首次发布 CB/T 5027 1999 ISO前言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休)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 准的工作通常由工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休若对某技术委员会已确立的项目感兴趣 均有权 参加该技术委员会。与工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一的)也参加工作 在电I技术标准 化方面,ISO与国际电1_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司际标准需要取得至少75%参加投票表 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正式发布 WW1rc7tISO10113系由ISO/TC164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技术委员会制定 398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 比 Gs/T 5027一1999 (r值 )试 验 方 法 eqvISO10113:1991 代替GB/15027 195; Metallicmaterials-Sheetandstrip -Determinationofplasticstrainratio(r-value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的定义、符号、原理、试验设备、试样、试 验程序、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为。1-y3mm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l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的叮能性 GB/T228-19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10623-1989 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I16825-1997 拉力试验机的检验 IJG762-1992 引伸i十检定规程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门 塑性应变比(r):将金属薄板试样沿轴向拉伸到产生均匀塑性变形时,试样标距内宽度方向的真实 应变与厚度方向的真实应变之比 r 几 一 一 - ····4···。·。。二(1) 气 式中:eb=1n a e-=1n气 一 由于测量长度的变化比测量厚度的变化容易和精确,所以根据塑性应变前后体积不变原理导出下 面的关系式来计算塑性应变比: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 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 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