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方言本字考.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縣方言本字考釋十則摘要 范縣自漢高祖(公元前206年)置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今位於河南省東北部,與山東莘縣接壤,其方言屬於中原官話區。本文按照音義結合的原則,并盡可能地結合文獻資料和方言佐證,對范縣方言中一些詞語的本字進行考釋。關鍵詞 范縣方言 本字 音義詞是語音和語義的結合體,但由於漢語方言詞語的歷史演變,很多詞語已經和其字形失去了聯繫,這樣找尋本字就顯得尤為必要。考釋本字不僅可以避免在書寫方言詞語時用同音字、方言字、訓讀字代替的尷尬,而且對傳承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甚至是可以就歷史上有爭議的詞語訓釋給出更合理的釋義。本文擬就范縣方言中的若干詞語的本字進行考釋。由於歷史上范縣一直隸屬山東省,又因受山西洪洞大槐樹歷史移民的影響,故下面所選取的方言還有來自冀魯官話和晉語等地區的方言用語。恆:亦作“亙”字,今通行體作“恒”。范縣方言中稱夜晚為“恆恆”。如:“你前兒恆恆干啥去了?”“今兒恆恆俺得澆地去。”今普通話讀為[k??51],而范縣方音讀[x??51]。“恆”在《廣韻》中的讀音為胡登反,為匣母平聲字,今天的方音中的[x]可能是“恆”“亙”二字混用的結果。《集韻》:“恒、??:‘胡登切,國諱。《說文》:‘常也,從心從舟,在二之間上下,心以舟施當也。引《詩》:‘如月之恒’。’一曰山名,古作??,文七。”趙振鐸先生校記:“明州本、毛鈔、錢鈔‘恒’字缺末筆。陳校:‘《玉篇》作??’。方校:‘‘施恆’之‘恆’,宋避真宗諱改‘常’,傳寫者譌為當耳’。”《說文·二部》:“《詩》曰:‘如月之恆’。”段玉裁注:“《小雅·天保》文,此說從月之意,非謂《毛詩》作‘??’也。傳曰:‘恆,弦也’。按:《詩》之‘恆’本亦作‘緪’,謂張弦也,月上弦而就盈,於是有恆久之義,故古文從月。”《詩·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毛傳:“恆,弦升出也,言俱進也。”鄭玄箋云:“月上弦而就盈。”《正字通·二部》:“亙,月弦也。”婐:范縣方言中稱厲害為“婐”。如:“你看人家多婐,敢摸長蟲。”婐字今普通話讀為[wo214],而在范縣方言中讀為[?55]。婐在《廣韻·果韻》中為鳥果切,在中古為影母字,而影母在中古為零聲母,故婐在今范縣方音中仍保留其中古讀音。如“山阿”之“阿”在中古即為影母字,屬歌韻,與“婐”同屬果攝,“阿”在今天仍保留其中古讀音[?55]。又如今陝西一帶仍把“我”讀若額。又如民國十年《豐潤縣志》卷三《風俗·鄉音》:“訛讀作挪,我讀作挪上聲。”《說文解字注》:“婐,一曰果敢也。小徐有此五字。果敢,《爾雅》、《倉頡篇》皆作惈。”《說文解字句讀》:“婐,一曰果敢也。果當作婐,《左傳》:‘殺敵為果’,《倉頡篇》為惈。案:嬾媠從女,果敢字似不宜從女,大徐本無此句,葢疑而刪之也。”光緒二十四年《灤州志》卷八《封域志中·方言》:“厲害曰寫嚇。”??:范縣方言中稱看、尋為“??”。如:“上午在集市,你??見我了嗎?”“讓我????。”??在普通話中讀為[sa55],范縣方音讀去聲。《漢語大字典》(下簡稱《大字典》)釋義為“以目示意”。《戲曲詞語匯釋》第十七劃:“??,用目示意。”(明)馮惟敏《勉姪》:“長安走馬人如畫,金貂客手插,玉樓人眼??。”(清)蒲松齡《增補幸雲曲》第十五回:“(周元)那眼不住的??那路徑,若有動靜好跑他娘的。”民國十七年《膠澳志》卷三《民社志二·方言》:“微視曰??。撒,平聲。”《漢語方言大詞典》(頁7335):“??,看、尋。冀魯官話。”奔:范縣方言中稱踢為“奔”。如:“俺不小心讓騾子給奔了一腳。”奔在《廣韻》中讀博昆切,為幫母魂韻平聲字。今普通話讀為?[p ?n55],范縣方音與之音合。《大字典》有“追求、追逐”之義,而“踢”當為其引申之義。《漢書·武帝紀》:“故馬或奔踶而至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其中對“奔踶”一詞的解釋歷來頗有爭議,顏師古釋“奔”為“奔馳”、釋“踶”為“踢”,而王念孫將“奔踶”解釋為“奔馳”。殊不知,在方言用語中,“奔”亦為“踢”義。《宋史·劉氏世家》:“(潘美)盡索軍中勁弩布前以射之,象奔踶,乘象者墜,反踐乘渥軍,遂大敗。”《新唐書·齊映傳》:“馬奔踶,不過傷臣;舍之,或犯清跸,臣雖死不足償債。” 以上觀點和例證均參考:曲文君:“顏師古王念孫誤釋‘奔踶’辨正”,載《武漢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2 以上觀點和例證均參考:曲文君:“顏師古王念孫誤釋‘奔踶’辨正”,載《武漢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跐:范縣方言中稱踩為“跐”。如:“俺得跐著凳子才能看見。”普通話今讀[ts?i214],范縣方音讀陰平。《廣韻·紙韻》:“跐,蹈也,又阻買切。”《廣雅·釋詁二》:“跐,蹋也。”王念孫疏證:“今俗語猶謂蹋曰跐矣。”又:“跐,履也。”疏證:“今人猶謂足跐物為蹬。”《莊子·秋水》:“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