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教研历:情感要厚积才能薄发.docVIP

我的一次教研历:情感要厚积才能薄发.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一次教研历:情感要厚积才能薄发

情感要厚积才能薄发 ——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去年十一月底,我有幸承担了余姚市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的执教任务。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以情促学,朗读与情感的和谐共振”。考虑到现在的学生情感资源匮乏,不善于体验,为了能拨动学生心底的那根情感之弦,我几经琢磨,终于选定《掌声》这篇课文,以期能唤发学生对于弱者的同情和尊重。通过备课、试教、议课、再上课等艰辛的磨课过程,教研组内老师围绕主题一起观察、分析、评议、相互补充,使我对活动主题的认识与理解,由模糊逐渐到清晰,由浅层逐渐到深层,对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把握也有了深入的感悟。 ■把握整体是学生情感迸发的基石 《掌声》主要叙述了一个叫英子的同学,因为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内心充满自卑,不敢面对同学,孤独而又忧郁。但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英子最终扫去了心头的阴霾,融入了集体,从此变得乐观而又自信。文本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所以,上课伊始,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对于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同情。在前两次试教的时候,我在初读环节检查字词读音时,就迫不及待地插入了有关小儿麻痹症的拓展资料,同时还配上了适合情境的音乐,我是这样设计安排的: 初读检查:同学们,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很多,有的还挺难读的,看谁能战胜困难? 逐词正音。 出示:小儿麻痹症 残疾 姿势 读句: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lao)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同学们,你了解小儿麻痹症吗? 医生告诉我们: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症状表现为肌肉瘫痪,运动功能障碍. 情境渲染:(出示图片) 你看,可爱的小妹妹,因为小儿麻痹症,右腿落下了残疾,从此告别了灿烂的舞台; 这位11岁的大哥哥,3岁患病,现在只能用拐杖来帮助走路; 更可怜的是这位叔叔,他的双腿细小无力,连工作生活都成了问题。 5.主人公英子和他们一样,小小年纪腿脚落下残疾,她的内心怎样啊?(痛苦,伤心,自卑的) 谁能带着着份情感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本以为这个环节的设计水到渠成,学生一定能迅速地移情体验英子的处境。可事与愿违,他们虽然十分动情于小儿麻痹症的图片,看得鸦雀无声,但是,真正当要以情带读的时候却读得苍白无力。这是为什么呢?在教研组老师们的讨论中,我觉得我可能操之过急了。学生的情感积淀还不够,我却要马上想牵牛上屋顶了。这样自然造成了感悟与朗读的分离。于是,在后几次试教中,我就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中心出发,让学生在把握文本基调以后,再由面到点,体悟精髓。我进行了这样的改进: 1.初读课文。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相机出示词卡正音,并张贴关键词语:小儿麻痹症 鼓励 忧郁 3.用上这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4.直奔中心:课文写到了几次掌声呢?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5.再读课文,思考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 6.情境渲染:出示图片,介绍小儿麻痹症 7.感情朗读。 这次的改进无疑是成功的。由于学生几次穿梭于文本之中,已经初步唤起了他们的阅读期待,他们对英子的遭遇已然产生了同情之心,他们的情感蓄势待发。这个时候,我不失时机地用几句简朴的煽情语言,配以一段幽幽的音乐,展示几张同病相怜的图片,并在图片展示完毕后余留几秒的静止时间,与学生共同沉浸在课件所创造的氛围里,创设一个音已尽而意无穷的静谧境界。此时此刻,一种怜悯,一种同情,一种哀伤的感觉油然而生。打开了情感的闸门,学生的朗读自然就浑然天成。在最后的一堂课中,我甚至听到了一位女同学带着哽咽的朗读。由于在课堂中我注意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了学生的心灵感悟,有效调动了学生宣泄情感的欲望,所以整堂课产生了“悦目悦心”的情意体验效应。 ■精确点评是学生情感迸发的阶梯 《掌声》文本的性质,决定了老师的评价绝不能仅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或是单纯的表扬与激励。在教学英子走上讲台这一片段中,这是全文最精彩的华章,但文本的叙述却言简意赅。施教后,我自己也觉得乏善可陈,无非就是抓住“忧郁、慢吞吞、眼圈红红的、终于”来谈谈体会,接着再进行感情朗读。没有强烈的情感支撑,学生自然就无法读得有声有色。正当我无计可施之时,几位高段老师的点拨高屋建瓴,使我有柳暗花明之感,那就是从教师的点评入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我进行了这样的改进: 1.读句。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2. 交流。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英子是经过再三犹豫以后才走上讲台的呢? 点评:你从英子站起来的样子中感受到了她犹豫的动作!(“慢吞吞”) 你是从英子的表情中看出了她的害怕、犹豫!(“眼圈红红的”) 你从这个词也可以看出英子犹豫了好久啊!(“终于”) 3.感情朗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