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和当当网故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国庆和当当网故事

李国庆和当当网故事   光阴如水,可以磨平男人的棱角,但浇不灭心中的火焰,而生命的意义更在于积淀一份细水长流的情感,慢慢地接近深埋心底的人生目标。在中国的互联网界,李国庆和当当网的故事,不仅有着热血与奋斗,更有着爱情和亲情。   时尚男士   在众多曾登上媒体封面的人物中,李国庆是为数不多要求采访时配备时尚化妆师的互联网人。精心打扮后,47岁的李国庆身穿韩版修身小西装,系着黑色窄面小领带,加上一头酷劲十足的发型,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绝对就是一枚型男。回忆刚过去的2012年,对于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俞渝夫妇,有着值得纪念的意义,因为旗下自有品牌当当优品入驻天猫商城,这也是继图书、日用百货后,当当网进驻天猫的第三块业务。“服装已成为当当网的重点战略品类之一,具备与图书相同的重要地位,并拥有很强的盈利能力。”李国庆表示,“双十一网购节前后一周,当当网服装品类的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   除去服装业务,当当网几年前就开始拓展百货业务,因为价格战日趋激烈使得图书品类的毛利率不断下滑。“第一年做图书的时候是平均74折、第二年平均69折,现在是平均65折了。无论我们怎么改进包装材料、怎么差异化,但价格战无法回避。”李国庆感慨说,“我们不想去争行业前三,我们很甘心现在的状况。这不是说当当网变得没有雄心——我们根本就没想过通吃。”李国庆回忆,五年前就曾考虑品类扩张的问题。“当时有人提醒我,如果不做3C业务,未来就可能退出电商行业的前三,但我并不苟同。”李国庆说,“不要以为有了规模就有采购优势,还得看细分市场的份额。我提出过一个份额安全阈的概念——在单一品类内占据10%以上份额才算安全,因此我们要聚焦图书、服装、母婴等核心品类,而不是所有品类都做。”   “未来,我认为垂直品类、前店后厂模式、团购和奢侈品代购,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现在某些电商以亏损换规模扩张的做法,在我看来就是砸碎一个旧世界,却不懂建立新世界。如此,还不如不砸!”李国庆说。   北京爷们   李国庆,1964年10月1日出生在北京。1983年,他以北京??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此后,“北京”、“北大”和“社会学”这三个元素交织在一起,塑造了李国庆骨子里那种“指点江山、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鲜明个性。李国庆曾自称,当年在北大,他的名字在学生中无人不晓,算是绝对的“风云人物”。当时,他确实是一个校园红人,身为北大学生会副主席,性格耿直的李国庆常常为同学仗义执言。有一次,当着老校长丁石孙的面,血气方刚的李国庆跟总务处长叫板。总务处长说:“宿舍电话坏了不一定非要修好,因为学生们喜欢通过电话谈恋爱。”李国庆一激动,便拍桌子说:“你这个老昏庸,你的责任是让电话畅通无阻,你管学生是不是谈恋爱啊!”1980年代,整个社会思想还很保守,而年轻的李国庆却有一腔敢于打破陈规陋习的热血。   1987年,毕业后的李国庆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这四年,发表了500多万字专著,论文。”李国庆笑称,这也可能暗示了他将一生与书结缘。1992年,李国庆因为组织机构重组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去国企任职;二是下海经商。他才华出众,深得领导们的赏识,如果去“国”字头的公司,他将被破格任命为部门经理,但心高气傲的李国庆显然嫌部门经理职位太小;更重要的是,在此前的基层调研工作中,李国庆已感受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当时觉得,自己办企业才是中国的未来。”李国庆回忆道。   同样在1992年,如今中国互联网的不少领袖也踏上了征途。与李国庆同龄的张朝阳,在那时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当时还在做老师的马云创办了名为“海博”的翻译社;而李彦宏则在留学大潮中,赴美攻读计算机硕士。   28岁的李国庆找了几个出版界的朋友,租了一个地下室作为办公场地,办起了“科文经贸总公司”。李国庆回忆说:“公司名字要把科技、文化、经济和贸易都包括进去,还得有个总字。”名字听上去很大气的总公司,其实还是以图书出版为主业,由于业务做不大,身为总经理的李国庆很是苦闷,最艰难时,他曾背着几百万元的债务,到处搞读书会,打通新华书店的分销渠道。昔日的领导周其仁和林毅夫,听说李国庆的遭遇后都颇为叹息:“小李这么有才,放着大好前途不走,怎么跑到地下室创业去了?”他周围的很多同学朋友,不是当上国企的副总就是成了政府高官。大家聚会时,李国庆在朋友面前总显得灰头土脸;连一起创业的初恋女友也离开了他,说他是“在垃圾上跳舞”。   闪婚与创业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1995年赴美前的李国庆,堪称生意惨淡。命运的转折出现在一个朋友安排的饭局上——李国庆结识了俞渝。1996年4月,李国庆带队到美国哥伦比亚州考察,在饭局上邂逅了小他一岁的俞渝。饭毕,李国庆礼貌地请俞渝共饮咖啡。当时的俞渝,拥有纽约大学MBA学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