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两种检测方法比较研究.docVIP

水中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两种检测方法比较研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中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两种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水中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两种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固定底物酶底物法与传统多管发酵法对水中粪大肠菌群进行比对试验,比较两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结果一致性方面相关性好,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与多管发酵法相比,酶底物法具有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特异、实验过程污染的可能性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关键词:固定底物酶底物法 多管发酵法 粪大肠菌群   中图分类号: TQ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Detection Methods of Fecal Coliform in Water (Thermotolerant Coliforms )   Luo Yun Li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Guangxi 545001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test on fecal coliform in water with Defined Substrate Technology(DST) 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 and traditional Multiple-tube fermentation technique and compares the consistency of detection resul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both methods have a good correlation in the consistency of results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atistical sense. Compared to multiple-tube fermentation technique, 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 has such advantages as simplicity, rapidness, accurate result, specificity, low possibility of pollu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secondary pollution avoided.   Key words: Defined Substrate Technology(DST) 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 Multiple-tube fermentation technique; Fecal coliform      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是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地表水及废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多管发酵法(MTF)及滤膜法(MF)。由于多管发酵法在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存在准备工作量大,操作过程复杂,操作检测周期较长(需要48小时以上),干扰因素较多等因素,难以满足大批量样品的检测需要。   固定底物酶底物法是一种新型酶技术检测方法,采用粪大肠菌群细菌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ase)分解ONPG(Ortho-nitrophenyl-β- D-galactopyranoside)使培养基呈黄色,以及其中的大肠埃希氏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分解MUG(4-methyl-umbelliferyl-β-D- glucuronide)使培养液在波长366nm紫外光下产生荧光的原理,来判断水样中是否含有粪大肠菌群,定量分析水样中粪大肠菌群???。   酶底物法已经被世界各国家及地方实验室和世界各组织机构认可,通过美国EPA认证,2003年从美国引入我国,我国卫生部在2006年也将酶底物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列入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酶底物法检测水中的粪大肠菌群国家标准尚未正式列入。   本试验通过采用固定底物酶底物法与传统多管发酵法,对大量实际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同步检测,进行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 实验部分   1.1材料与试剂   本试验中固定底物酶底物法所用MMO-MUG培养基、实验材料和仪器由爱德士公司提供的科立得(Colilert)试剂。   多管发酵法所用培养基与试剂按HJ/T 347-2007准备和配置。   1.2试验方法   固定底物酶底物法是一种基于MPN的方法,采用97孔定量盘,用无菌稀释瓶量取100mL水样(或经稀释后),加入(2.7±0.5)g MMO-MUG培养基粉末,混摇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