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警信息有效传播在城市防灾减灾中作用.docVIP

气象预警信息有效传播在城市防灾减灾中作用.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象预警信息有效传播在城市防灾减灾中作用

气象预警信息有效传播在城市防灾减灾中作用   摘要:本文对气象预警信息的种类、传播途径、城市灾害以及气象预警信息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气象预警信息; 城市灾害;防灾减灾作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ypes of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ay, as well as the city disaster weather warning information in the city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 analyzed.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city disaste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1+6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引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 信息资源的地位越来越高, 信息的流动也倍受重视, 尤其是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气象预警信息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气象预警信息的有效传播是关系到广大社会公众基本生活与安全需求的大事,对社会生产生活均有重要影响,在城市防灾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气象预警信息传播的概念   气象预警信息,是指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在突发性、灾害性的天气信息可能发生之前向社会公众发布的警报。是减轻或避免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按《国家灾害系统防御办法》规定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解除与传播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气象台按照发布权限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气象预警信息的种类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3气象预警信息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有: 1)通过手机短信平台传送;2)通过灾情直报系统上报上级业务部门;3)将预报信息传真到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 4???通过电话直接报告政府领导和灾害责任区的领导、乡镇气象信息员;5)利用电子显示屏和电视天气预报进行播报。6)IPTV等移动新媒体也进入了气象服务传播领域。7)随着先进而庞大的广电网络、通信网、互联网“三网合一”,互联网、手机,特别是两者的结合体“微博”等新的互动媒体对现有气象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渠道,也进一步影响到现有气象传播的理念与实践。   4城市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   城市气象灾害是指城市的特殊天气气候条件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生活环境造成危害的灾害现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的新建和扩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城市环境与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影响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4.1暴雨洪涝灾害   暴雨常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城市积水。如2010年5月6日夜间至7日凌晨,广州各区(市)普降大暴雨,不少地方还出现特大暴雨;5月9日、5月14日大暴雨再袭广州,一周内出现3次强降水,降雨量高达440毫米,相当于广州市年降雨量的四分之一,一举冲破广州市百年记录。因此,中心城区多处出现严重内涝险情,广州南北交通主动脉……广州大道因积水成河,完全瘫痪,交通中断达5个小时,水深处近3米,被淹车辆不计其数,沿途商户损失惨重。   4.2 热带气旋(台风)灾害   沿海城市最易受热带气旋袭击。如2011年第9号超强台风“梅花”在我国东部近海北上,山东39个县(市)遭受大风暴雨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截至8日17时,山东全省受灾人口为182.56万人,紧急转移人口47.3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27万公顷;倒塌房屋447间,损坏房屋8917间。大风和强降雨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2.57亿元。其中,威海市受灾最为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2万公顷,房屋损坏4789间,直接经济损失6.04亿元。   4 .3 高温灾害   高温酷暑(国外也称热浪)也是比较严重的城市气象灾害。夏季炎热的天气气候,加上城市“热岛效应”作用,最高气温要比郊区高,高温天气要比郊区多。酷热使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道等疾病发病率增多,死亡率相应增高,特别是老年人的死亡率增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