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口腔修复学 绪论(专科).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口腔修复学 绪论(专科)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 用于修复口腔及颌面部缺损的,由人工制作的装置(如义齿、义颌、义耳、义鼻、义眼等)统称为修复体。 二、口腔修复学的任务 任务:用修复体恢复缺损 是从口腔及颌面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为出发点,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又叫“人工器官”,恢复、重建由各类缺损或异常的口腔颌面系统疾病所造成的形态和功能缺陷,以促进患者健康。 1、基础研究 (1)基础研究的起始: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口腔修复学研究多集中在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临床基础性研究和调查性研究方面。如:中国人牙体测量;焊接、铸造技术;牙列缺损的分类;牙周膜面积测量等。 (2)实验室研究的启动:20世纪80年代实验研究起步,采用了纤维电镜、机械力学、光学、电学等研究手段进行了固定桥、半固定桥基牙应力分布研究。合支托凹合理的倾斜度,游离端活动义齿修复的电测法力学分析,纤维激光应力分析研究覆盖义齿及高温包埋材料。 (2)牙合学理论的应用: 牙合学理论应用于修复临床后,促进了对“咬合病”的重视及诊断、治疗,合关系的重建,咬合接触点标准的建立,蜡型制作的精细化,精密牙合架在全口义齿制作过程中的应用等,使我国口腔修复学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套筒冠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在临床上常规采用精密铸造技术应用该修复形式,并作了系列实验研究工作。这为残冠、残根的保留与应用,改善基牙的负荷条件,增进可摘局部义齿的美观及固位等起到良好作用。 3)附着体式可摘局部义齿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附着体的研究,国人研制了种植体的杆式附着体、按扣式附着体、螺钉式附着体、磁性附着体等9种种植体的上部结构。 (5)全口义齿修复: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带红色细毛线纤维的仿生基托材料,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使用,树脂材料的固化也由单一热固化发展到注塑热压或激光固化等方式。20世纪80年代的复色牙、多层色树脂牙或高强度复合树脂牙,其耐磨性、颜色、形态均有很大的改进。 01 可摘局部义齿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02 全口义齿 (complete denture) 03 覆盖义齿 (over denture) 04 即刻义齿 (immediate denture) 05 附着体义齿 (attachment denture) 06 套筒冠义齿 (telescope denture) 07 种植义齿 (implant denture) 01 可摘局部义齿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02 全口义齿 (complete denture) 03 覆盖义齿 (over denture) 04 即刻义齿 (immediate denture) 05 附着体义齿 (attachment denture) 06 套筒冠义齿 (telescope denture) 07 种植义齿 (implant denture) 第二节 口腔修复学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义齿修复的起源 我国:起源于宋代。 陈生术妙天下,凡齿之有疾者,易之一新,才一举手,便使人保编贝之美。 设备:始于英国,由哈林顿发明。 口腔修复的起源与发展 近代口腔修复学的发展 起源:林则,中国现在牙科之父。 高校建立: 1952年。 发展:口腔修复学的研究领域。 口腔修复的起源与发展 (3)口腔生物力学研究: 用光弹应力分析法和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分析可摘局部义齿各部及支持组织受力、种植体界面应力场及固定种植义齿结构应力分布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三维光弹应力分析法、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用于口腔生物力学研究。同期,进行了全口义齿折裂原因的有限单元应力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采用无限单元应力分析法探讨了复杂界面应力分布规律。 (4)美学与色度学研究: 近10年间对国人牙色度学调查,比色板的改进,比色的方法及信息传递,比色与环境及比色者的关系,计算机对色彩的识别、量化、技工室色彩再现、变色牙漂白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与此同时,人工牙的色彩质量也有较大改进。从20世纪70年代单色树脂牙到20世纪80年代的复色树脂牙及20世纪90年代的多层色树脂牙、系列化的复合树脂材料,为牙齿美容修复技术提供了许多便利,增进了美观 修复材料学 生物相容性 理化性能 加工性能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