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古代文D329新乐府运动.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古代文D329新乐府运动

教学素材 第29课 新乐府运动(四)   白居易在“新乐府”上的成就不仅在其诗友李绅、元稹以及张籍、王建等人之上,其创作对我国诗史也是一个崭新的发展。当然白诗不是、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   白居易在《新乐府》总序中说:“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这段话说出了《新乐府》体裁上的特色:(一)他大量运用了三、七言相间杂的句法,参用了五、六、九、十、十一、十二字“杂言”的句法,又采用了叠字法,使《新乐府》写得活泼、多变化,便于表达内容。(二)他继承《诗经》的传统:《毛诗》有大序,《新乐府》有总序。《毛诗》每篇有小序,《新乐府》每首也有小序。《诗经》以每首的首句为题,《新乐府》基本上也是这样。《诗经》大多在每篇末章,阐发题义,《新乐府》也于每首最末几句,揭示全首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用意所在。   在白居易之前的唐代诗人中,顾况曾进行过这种写作方法的尝试。对照之下,可以看出白居易《新乐府》每首有小序以及“首句标其目”这一体制的形成,受到了顾况的启发。   “首句标其目”的好处是开门见山,“卒章显其志”的好处是画龙点睛。都是为了给读者以明朗的印象。但一首诗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首句”和“卒章”只是其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就拿山、龙来比吧,山不好,开门有什么可看的?龙画得不好,点睛有什么意义?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种写作方法。   从思想内容方面看,白居易的50首新乐府诗,从太宗创业、玄宗失政一直写到宪宗时事,广泛地反映了唐朝190年间政治、经济、宗教、风俗、文艺、少数民族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我们读《新乐府》时,要注意到诗中所涉及的问题,由于时间不同,性质有异。例如:在唐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新丰折臂翁》所反对的是玄宗后期对南诏的穷兵黩武的战争,而《西凉伎》所谴责的是中唐时期河西、陇右为吐蕃贵族侵占,坐拥重兵的唐将,不图收复,反而欣赏狮子舞。两诗结合起来看,才能全面了解白居易的思想倾向。   《新乐府》贯彻了《诗经》“美刺比兴”的精神。50首诗,有“美”有“刺”。例如:(一)《道州民》的小序:“美臣遇明主也。”这是纯“美”的一首诗。(二)《两朱阁》的小序:“刺佛寺寖多也。”这是纯“刺”的一首诗。(三)《城盐州》的小序:“美圣谟而诮边将也。”这是有“美”有“刺”的一首诗。(四)《七德舞》中“美”太宗将“怨女三千放出宫”的“仁政”,《上阳白发人》中“刺”玄宗使宫女“一生遂向空房宿”的虐政,一个问题的“美”与“刺”,分别见于两首诗中,需要对照起来看。爱憎分明的白居易,灵活地运用了“美”与“刺”的手法。由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统治阶级可“美”的东西不如可“刺”的东西多,所以50首诗中“刺”所占的比重很大。白居易不是为讽刺而讽刺,是为了争取实行“仁政”而抨击虐政,为了维护正面事物而揭露反面事物。   前辈诗人作品中的进步的思想内容,对白居易创作《新乐府》是有启发作用的。以顾况《行路难三首》的第三首与白居易《海漫漫》为例,二诗都为反对求仙(即求长生不老)而作。白诗中关于“秦皇汉武”求长生不老而事与愿违的大段描写,乃是顾诗“秦皇汉武遭不脱”一句的发展;白诗以“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为结束,抬出唐朝皇帝所攀认的祖先——老子,以标明祖宗垂戒子孙之意,比顾诗“汝独何人学神仙”的结语,更有说服力。   据白居易自述,“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与元九书》),《新乐府》中所“刺”的对象,就有“难于指言”而隐寓其人者。例如《天可度》的小序:“恶诈人也。”结语:“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瞋。”“诈人”(即“李义府之辈”)指谁呢?陈寅恪考为李吉甫。我们可以从《新唐书·裴垍传》等史料看出李吉甫是裴垍集团的政敌,而白居易是裴垍集团的重要成员。读《天可度》等诗,有助于我们对中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斗争的了解。   白居易说《新乐府》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从愿望说,这是善良的;从理论说,这是错误的。因为:在阶级对立的封建社会里,不存在既“为君”、“为臣”又“为民”、“为物”的超阶级的“仁政”。善良的愿望,使《新乐府》写得十分激动人心;理论的错误,则给创作带来了局限。   《新乐府》中有明显的“美”化唐朝皇帝的倾向。《城盐州》说“德宗按图自定计,非关将略与庙谋”,就不符合历史的真相。《牡丹芳》说“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更是为宪宗涂脂抹粉,而清高宗却认为白居易描写“元和天子忧农桑”一段是“正意”(《唐宋诗醇》)。《捕蝗》说:“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这种见解,不仅今天看来是错误的,即与唐朝“姚崇之法”相比,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