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腹泻_1课件
慢性腹泻 表1 与通透性有关的肠粘膜生理特征 图1 正常和病理情况下肠道电解质和水的运动方 向示意图 图A表示水的运动和电解质转运密切关联并呈正比 B1:正常人 B2:电解质和水的吸收减低,但分泌仍正常,因而导致腹泻,如乳糜泻。 B3:电解质和水的吸收正常,但分泌增加,因而引起腹泻,见于:霍乱、VIP瘤等。 表2 水、电解质吸收分泌正常生理 正常人十二指肠内渗透压可随摄入食物种类和液体性状及量而异,当摄入高糖类食物时,渗透压可高达600mmol/L,而摄入高蛋白饮食时,渗透压可低至250 mmol/L以下,由于十二指肠的高度通透性,在高渗或低渗性食物进入肠腔后,可通过液体的分泌或吸收对渗透压进行迅速有效的调节,至空肠后肠腔内液体已基本变为等渗,并在空肠以下始终保持肠腔内的等渗性。 表3 渗出性腹泻的原因 表4 渗透性腹泻的原因 (5)吸收抑制: 典型者即先天性氯泻,患者肠粘膜对氯离子的主动吸收有选择性抑制,导致回肠、结肠内液体积聚而引起腹泻,氯泻也有继发性的,见于长期腹泻而缺钾的患者。 氯泻的特点是:①粪便中氯化物浓度明显增高,超过钠与钾离子浓度之和;②伴代谢性碱中毒和低氯、低钠、低钾血症。 吸收障碍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是:①禁食可减轻腹泻;②肠腔内粪质渗透压高,由未吸收的电解质或其他物质所形成;③粪便中电解质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浓度。 表5 细菌毒素和促分泌物的细胞内作用机制 能引起分泌性腹泻的分泌物很多,主要有几类,即:细菌肠毒素,内源性促分泌物及内源性或外源性导泻物质。 (1)细菌性肠毒素 目前已知有10余种细菌能产生这类肠毒素,典型者为霍乱弧菌毒素,其特点是只促进肠上皮隐窝细胞分泌电解质和水,量大大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而引起水泻。 (2)内源性促分泌物引起的分泌性腹泻:典型者如VIP瘤,即胰性霍乱,又称WDHA综合征,而胃泌素瘤、类癌综合征和甲状腺髓样癌也都是伴有分泌性腹泻的APUD肿瘤,其所分泌的胃泌素、5-羟色胺、前列腺素、P物质、降钙素等激素或介质均能刺激胃肠道过度分泌引起分泌性腹泻,其中有的还能促进肠道运动。 (3)内源性或外源性导泻物质所引起的分泌性腹泻: 如胆酸、脂肪酸、某些泻药。正常人胆酸在肝脏合成后,随胆汁进入肠腔,大部分在回肠被吸收而回到肝脏(肠肝循环),每日由粪便排出的胆酸仅500mg左右,在广泛回肠病变,回肠切除或旁路,小肠细菌孳生时,胆酸重吸收发生障碍而大量进入结肠,刺激其分泌而引起分泌性腹泻,此已由志愿者结肠内胆酸灌注试验得到证实。 (4)其它原因引起分泌性腹泻: 如结直肠绒毛状腺瘤,肠道淋巴引流障碍性腹泻(广泛小肠淋巴瘤、肠结核、Crohn病、先天性淋巴管 扩张等)。 分泌性腹泻的特点:(1)大便为水样便,无脓血一般无腹痛。 (2)量大>1L/日,最高可达10L以上。(3)粪便含大量电解质,肠腔内渗透压不高,与血浆接近,粪便PH偏碱或中性。(4)肠粘膜组织学基本正常。(5)禁食48小时,腹泻仍存在,大便量仍>500ml/24h,常见于产生大量促分泌物的内分泌肿瘤。 需要指出的是慢性腹泻病人多样,某一疾病的腹泻往往少见单一原因,而常常是多种机制联合作用的结果,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以何者为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制订诊断、治疗方案。 另外,尚有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的疾病可表现为慢性腹泻,如肢端皮炎性肠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病隐袭,常在婴儿断奶时发病,成人亦可患病,主要特点是:①慢性腹泻,可引起消化不良;②皮炎,见于手、足、口周和颈项部;③毛发发育不良:脱发,病因不清,可能与缺锌有关,用硫酸锌治疗有效。 免疫增殖性小肠病变:α—重链病。由于胃肠道慢性反复感染引起异常IgA分泌过多,这是一种α—重链结构缺乏轻链部分的IgA,表现为消瘦、低蛋白血症、贫血、水肿,多见于中东地区,肠粘膜下层有广泛的淋巴细胞浸润,肠壁增厚,形成大小不等的肿块,严重者有肠腔狭窄,部分患者演变为淋巴瘤,早期四环素治疗有效,中后期需加用化疗。 胶原性结肠炎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是两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结肠炎,主要表现为水样泻,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不等,病理可见粘膜上皮下层有异常胶原层或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2.若属小肠性腹泻,应进一步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