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课件.ppt

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课件

三部分培训: 第一部分:作者的写作背景(为什么) 第二部分:本书整体脉络: 第一讲:反思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缘由(提出问题) 第二讲:如何反思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 (分析问题) 第三讲:回应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对策(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对下一步培训的建议 第一部分:作者的写作背景(为什么) 作者为什么从“反思”二字开始? 缘由是什么? 第一,来自教育实践的感受 从1995年博士毕业后,深入中小学校 感受到教师对青少年的问题有困惑,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等; 第二,媒体报道青少年自杀、离家出走等; 第三,一些家长到我办公室向我求助; 第四,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一次讲座引起了极大反响; 作者开始在问:青少年的问题出在哪里? 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查阅资料,走访教师、与青少年谈心、派研究生当家教等,最后总结为: 问题出在三个方面: 一是观念问题; 二是理论陈旧,多是照搬西方的; 三是研究的问题没有时代特点; 因此,作者的写作有两条线: 一是从全球视角、国际教育看青少年; 二是用当代青少年必威体育精装版理论解决问题;赋予时代气息。 理性与时代性 理性体现在反思上,比如,开篇就写: 我反思……(1页) 时代性体现在集中研究的是当代青少年问题 什么是当代青少年?(3页) 第二讲:如何反思? 作者是以问题的形式开始的, 共分九节,集中九个青少年最重要的问题 第三讲,针对上述的九个问题综合成七大教育对策 每讲后有相应的练习与反思问题 本书2001年6月出版后,仅三年时间,获得六个奖项,被很多省作为培训教材 2004年再版,受到教育部的高度认可,被评为全国教师继续教育优秀教材 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居什么样的位置呢?从我国的教育方针来看,毛泽东主席曾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素质教育的宗旨也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和心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如果对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新的教育方针比过去的教育方针增加了劳与心两个方面。如果从增加的内容来看,的确可以看到心理素质的地位。但我认为,心理素质的地位还在于它是各种素质的载体,是一个人全面发展与提高的基础。因此,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第二部分:本书整体脉络 第一讲:反思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缘由(提出问题) 第二讲:如何反思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 (分析问题) 第三讲:回应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对策(解决问题) 对教材的总体认识 第一讲: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反思?重在认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第二讲:分析问题——如何反思?反思一些什么问题?重在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理性思考。 第三讲:解决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重在对策与措施的回应。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在现代生活中,当代青少年像其他人一样,不仅感受到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感受到了社会、学校及家庭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新的社会要求下,他们产生了从前青少年不曾体会到的压力与紧张。例如,学习成绩的优劣、在班级的名次、同学之间的关系等都能使他们情绪波动,使他们感到烦躁、焦虑、沮丧甚至心理失衡,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有心理问题的人约1600万,三分之一是儿童、青少年。据估计,我国20%—30%的家庭中存在心理与精神问题,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据了解,80年代中期,我国约有10%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 2001年2月8日,中小学刚要开学,从河南省郑州市“120”急救中心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一名8岁的小学生,因害怕上学跳楼自杀了;另一位12岁的少年因拒绝学拉小提琴而悬梁自尽;来自大连的两个10来岁的小男孩离家出走被歹徒砍伤;北京一名15岁的男孩带着音乐家之梦自杀了。(楚雄市案例) 北京市某中学一个班的社会课上,老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幸福”。本想启发大家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可一男孩站起说:“如果现在从天上掉下一颗炸弹,把咱学校炸了,那就幸福了。”话音未落,同学们赞同的掌声就响起来:“对,要是地震也行。”另一生又加了一句。 学生的歌声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线,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歌声的变化不能不说是学生对当前教育的无情控诉,也不能不说这是学生对老师像妈妈的一种心灵渴求。 东北三省10所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心理问题人数(%) 自责 恐怖 焦虑 冲动 20.63 16.40 12.63 10.93 惧学 嫉妒 攻击行为 13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