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油棕生产贸易时空格局演变及发展预测
世界油棕生产贸易时空格局演变及发展预测 摘 要: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有“世界油王”之称。它的产量和贸易量比重在植物油料中居世界第一,经济效益巨大。本文从世界油棕的起源与地理扩散入手,对近年来世界油棕的生产贸易现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棕起源于非洲,扩散到亚非拉广大热带地区,目前形成中西非、东南亚、中南美三大产区和印、中、欧盟等十大消费地的基本格局。在此基础上,对油棕生产贸易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一是种植面积和油棕消费市场将会继续增长;二是新科技助力油棕的增产;三是油棕的可持续利用必将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油棕;生产贸易;时空格局;趋势 中图分类号:F30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3.007 油棕俗称油棕榈,是棕榈科的一属,属于产油经济作物,与各种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和产量相比优势突出,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一般亩产棕油200公斤左右(若采用优良品种,小面积一亩产油更可高达600多公斤)油棕亩产油量是椰子的2-3倍,是花生的7-8倍,大豆油产量的近10倍,因此素有世界油王之称。目前,在世界植物油贸易中,棕油在出口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棕油贸易量占全球油脂贸易量比重从1970年的10%增长到2010年的55%,逐渐赶超了豆油所占的比重。所以,油棕在世界植物油市场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1 油棕的起源与地理扩散 油棕最早起源于非洲西部热带地区,原为几内亚湾沿岸及刚果盆地热带雨林中的野生植物。早在15世纪西方殖民者入侵非洲之前,油棕便已成为当地土著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用土法榨油、割汁酿酒,还喜欢连壳带仁一起到火里烧,然后吃烧棕仁。在婚丧嫁娶及传统的庆典仪式中,油棕更是不可缺少的表示祝贺和祝福的礼物。虽然野生油棕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栽培油棕的历史却很短暂,直到上世纪初才被人们发现和重视,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引进到亚洲,引入到拉丁美洲则开始于二战期间和二战之后。 1848年,油棕首次被从毛里求斯引进印度尼西亚的茂物植物园,从此开始了油棕在非洲以外的热带地区人工栽培的历史。1860年以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都辟有油棕试验场。1875年油棕被引种到马来西亚。但在最初的几十年内,由于油棕的经济价值并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因而只是被作为观赏植物和行道树,并未开始生产性栽培。直到1911年,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的瓜拉雪兰峨等地才出现了由殖民者兴建的第一批油棕种植园。由于东南亚气候条件对油棕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其发展速度较快。从1911年到1936年的20多年间,东南亚的油棕面积已达12万公顷。虽然就其面积而言比非洲小的多,但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较高,其总产量已赶上并略微超过非洲。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也于1926年开始种植油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二战之后,国际市场对植物油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棕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大大促进了油棕生产的发展速度并使油棕的地理分布范围进一步扩散,除东南亚各国大力增加油棕面积外,1943年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北部兴建了拉美第一个油棕园,并在以后的几十年内陆续传播到拉美的许多国家(图1)。 图1 世界油棕生产的地理扩散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2007),援引Koh and Wilcove(2008) 参考绘制 2 油棕生产的时空格局 2.1 地域格局 目前,油棕已广泛分布于南纬10度至北纬15度之间的亚非拉广大热带地区。从油棕的地理分布来看,大体可分为中非和西非、东南亚、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3个主要油棕产区。 据FAO统计,2006一2010年,世界油棕的产量均逐年递增。2010年棕油产量占世界8种主要植物油总产的32%以上,居全球植物油之首(表1)。棕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由于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比油棕的非洲原产地更为典型,年降水量2000-4000mm,无明显旱季。优越的自然条件可以使油棕终年生长发育,全年都可收割,而且东南亚采用的是集约经营的方式,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目前,棕油年产量已经突破4500万吨,产量和库存量均已经超过大豆油居第一位,足见地位之重要。就世界范围而言,当前棕榈树生长及棕榈产品加工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赤道附近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洲的尼日利亚、科特迪瓦;中南美的厄瓜多尔、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等地。其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世界上棕榈油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2010年两国生产量合计3925万吨,占到了世界总量的86.97%,如图2所示。 表1 2010年全球植物油生产形势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