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评估(最终版).docVIP

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评估(最终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吉坪隧道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评估(最终版)

新吉坪隧道 施工阶段隧道安全风险评估 中铁十六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第一项目分部 二0一一年二月 目 录 第一篇 隧道建设工程概况 1 一 地形地貌 1 二 工程地质 1 三 水文地质特征 2 四 地震烈度 3 五 气候 3 第二篇 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4 第三篇 工程情况设计简介 5 一 基本设计情况 5 二 施工要求 8 第四篇 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 8 一 安全风险评估依据 8 二 安全风险评估原则 9 三 安全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9 四 隧道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10 五 风险评估流程 10 六 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13 七 隧道安全风险分级和接收准则 13 八 施工阶段风险评估 15 第五篇 隧道安全风险技术对策 26 一 隧道塌方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 26 二 隧道大变形施工对策及安全技术措施 29 三 涌水突泥风险技术对策 32 四 隧道施工应急救援 33 新吉坪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 第一篇 隧道建设工程概况 新吉坪隧道东起湖南省湘乡市潭市镇清泉村后山山坡上,西至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峡山村东侧200米处,起止里程为DK94+045~DK101+724,全长7679m。辅助坑道设置两处,其中1#斜井长度为345m,与正洞交接里程为DK97+060,夹角为90°;2#斜井长度为409m,与正洞交接里程为DK100+250, 夹角为42°。隧道进口位于曲线上,曲线半径为R=9000m;隧道出口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人字坡,进口至DK94+250 为18‰上坡、DK94+250 至DK99+900 为4‰的上坡、DK99+900 至出口为5.5‰的下坡;隧道最大埋深约218m,隧道最小埋深约28m。 隧道进口下方有土路,通往外界水泥公路;隧道出口前方约300m 处有约6m 宽水泥公路,交通较为便利。 一、地形地貌 新吉坪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侵蚀、溶蚀低山丘陵地貌,主体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支脉向东南方向分布,隧道线路横穿主体山脉,整体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标高522m,最底标高136m,相对高差386m。地貌受构造及岩性控制明显,地形起伏较大,地面坡度30°~50°,局部山高坡陡,沟谷深切,陡峻成崖,地表植被发育,基岩零星裸露,山坡平缓地段及低洼处多垦为旱地和水田。 二、工程地质 1 地层岩性 隧址区根据地质调绘及钻孔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l+pl))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地质作用剧烈,碳酸岩分布广泛,不良地质特别发育。①岩溶 根据设计院提供地表勘察及钻探资料,该隧区内岩溶中等发育,地表表现为溶沟、溶槽, 无明显的溶蚀洼地、落水洞, 钻探未揭示溶洞及强溶蚀带,DK100+450~DK100+700 段地表水发育,为以塘及地表溪流形式存在,且09-ZD-00457 号孔钻探揭露承压水层,本段岩体稍破碎,施工时应注意,存在地表水沿节理裂隙及构造裂隙渗入隧道可能,对工程会造成一定影响。地表由于灰岩地层中岩溶发育具有不均一性,隧道洞身可能存在没有探明的溶洞,在施工时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②岩爆 隧道穿越地层为燕山期(γ52b)黑云母花岗岩、震旦系板溪群上亚群拉揽组(Ptbn2)板岩、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石英砂岩、砂砾岩、棋梓桥组(D2q)泥灰岩、灰岩、砂岩等,岩质较硬,最大埋深约218m,其中大于100m 以上段约占70%,根据设计提供的岩爆发生的五项指标:(1) 岩石的强度Rb≥80Mpa;(2) 岩石中的原始初应力S0=(0.15~0.2)Rb;(3) 围岩的级别Ⅰ、Ⅱ或Ⅲ级;(4) 隧道埋深M=50m;(5) 岩石干燥无水,呈脆性,节理不发育。根据设计现场物探综合测井资料显示,该隧道洞身段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声波速度在3.23~4.80Km/s 之间,总体看隧道埋深不大,地下水较丰富,预测该隧道发生岩爆的可能性小。 ③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Ptbn2)板岩、砂岩,其中DK100+516~DK101+800为可溶岩区段,地层岩性为(D2q)灰岩、泥灰岩、砂岩等,溶蚀中等发育,地表见溶沟溶槽,有可能遇较大的岩溶水或暗河,洞身地表冲沟较多,水系发育,且水塘广布,可能导致山涧溪水及水塘水沿溶蚀裂隙及基岩裂隙、构造破碎带排入洞身,产生涌水、突泥等灾害。 ④特殊岩土 根据设计资料显示隧址区无特殊岩土。 三、水文地质 1 地表水系 隧道地表水主要是水塘和隧道洞身地表山涧溪水,一般常年有水,降雨除下渗基岩外,多沿坡面排泄,汇入溪沟。雨季区内各主要冲沟呈现出一个暴涨暴落的急变型动态过程,暴雨过后溪沟水较正常水位高出3~5倍。 2 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较全,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划分为松散岩类空隙潜水,碳酸盐类岩溶水、碎屑岩类基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