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老舍语言艺术赏析
对老舍语言艺术赏析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形式,是体现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和特色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如果一个作家的语言艺术不好,或者文学作品没有自己的特色,那么他写出来的东西在短时间内会得到阅读,但是时间久了,人们也就淡忘了,因此,也就不能为文学事业的发展积累必要的财富。那些被人传诵的经典文学作品,一方面是由于作品中蕴涵着好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和作品的意识特色和语言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这和他那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是密不可分的。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除了一般文学语言具备的特点外,还有很多他自己独有的特色,这也是老舍先生能为我们长久缅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关于老舍和其文学作品的概述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地道的北京人,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老舍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八旗士兵,死于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乱中,当时老舍还不到3岁,母亲靠给人干活维持生计,因此老舍从小就饱尝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辛酸。老舍在14岁那年作为公费生被送到北京师范学校读书,并以后一直在中小学任教。1924年,老舍先生前往伦敦的东方学院教授中国语文的课程,开始接触到大量的世界文学名著,也就此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 从1926年到1929年,老舍先生相继发表了三部以市民为题材的长篇讽刺小说,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这三部小说表现了老舍先生通俗、幽默的语言艺术风格;1930年老舍先生回到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后,又接连发表了《猫城记》《小坡的生日》《牛天赐传》《离婚》等长篇小说。在抗战时期,主持全国文艺工作的老舍先生为了动员群众投身到抗日的斗争中,开始了自己的剧本创作和鼓书词等民间艺术形式的创作历程,显示了老舍先生的多才多艺。抗战后期,老舍先生完成了《火葬》(长篇小说)和《惶恐》《偷生》(《四世同堂》的前二部)的创作。在1946年进行访美讲学的过程中,老舍先生完成了《饥荒》(《四世同堂》的第三部)的创作,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主体的文学巨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老舍先生担任全国文联主席,用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文学创作的工作之中,创作了《茶馆》和《龙须沟》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二、北京文化在老舍文学语言创作中的体现 老舍先生自幼被北京的市民文化所熏陶,自然而然地对这种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老舍先生在人生的逆境中用一个平民的心态和眼光对这种特殊的文化进行选择性的吸收,所以,北京文化所赋予老舍先生的是宽容,不是敷衍;是朴素,不是鄙俗。和同时代的很多文学作家对于封建传统文化的愤怒态度不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北京文化所赋予的老舍先生的性格特征。因为老舍先生一直抱着同情的态度,所以在小说中对国民性进行批判的时候,更多的是温柔地嘲讽,这就形成了老舍独特的语言幽默。老舍先生的作品注重用文化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用北京文化来分隔他的市民世界,通常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手法来揭示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完成自己对北京文化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批判。北京文化为老舍先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温床,而老舍先生笔下的市民生活又最能体现出北京文化中的人文特色,甚至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每当提起北京文化,我们就不得不联想到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 三、老舍文学作品中典型的语言艺术特色 老舍先生被尊称为语言艺术的大师。老舍先生的小说作品在语言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集文学性与通俗性于一身,语言朴实但不粗俗,语言精细讲究但不雕琢,雅而不俗,朴实清新而有韵味,从而表现出作家独特的文学艺术手笔。老舍先生这种个性鲜明的语言艺术特色,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近现代的白话文语言,又使他的小说成为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特色和意义的白话文学作品。对于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我们应该从以下的四个重要方面入手: (一)通俗清新而不失淡雅 老舍先生在北京方言口语的基础之上,广泛地吸收了古典文学艺术、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和外国文学艺术的营养,用平常人可以听得懂、说得出来的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所以文学作品也显得通俗易懂,道理浅显;同时又深入浅出,通俗而不失淡雅,不疏于肤浅,雅俗共赏。如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据有人通过电脑统计,全文只用了2411个汉字,即便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读者也可以明白小说的意思。在这部小说里,一个冷僻的字眼儿都没有出现,就连“时”这样常见的词语,老舍先生也在文中写成了“时候”或者是“那阵子”,如果只用了“时”一个字,就会显得文绉绉,不符合平常口语的表达习惯。到了晚年,老舍先生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更加老练、纯净,他的文学作品《正红旗下》中的语言表达和使用可谓是炉火纯青,字字珠玑,代表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 老舍先生的文学语言通俗、淡雅,这是因为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