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仪式音乐考察与研究
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仪式音乐考察与研究 摘 要: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是处于湘中地区的以信奉“三峒梅山”为主,集巫道傩、梅山民歌为一体,具有驱傩、还愿、求子、求财、和神功能的一种汉族民间宗教。其最具代表性的“和娘娘”法事,是以请神、还愿为主,通过傩仪的模仿与扮演,意图达到“和神”的目的。本文选取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益门村五组杨南春家的仪式为例,运用仪式音乐研究、音乐形态学理论,对其仪式及其音乐本体特征给予相关的解读与分析。 关键词: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和娘娘;仪式音乐;音乐形态 中图分类号:J6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2.03.002 作者简介:赵书峰(1972~),男,文学博士,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北京100015)。 收稿日期:2011-03-11 一、仪式相关概述 (一)仪式地点 仪式地点地处湘中偏西南,雪峰山脉西南端,[1]距县城80多公里,毗邻新化县奉家镇“瑶人冲”遗址约有15公里左右。该村四面环山,隔山相望就是虎形山瑶族乡、小沙江镇的“花瑶”居住地。该村有800多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大部分居住在山中的平坝地区。当地农民大多以种植水稻、金银花为生。 (二)仪式时间 2010年2月21日8:10分—2月23日14:43分(农历正月初八至初十),共三天两晚。 (三)坛场布置 1.神坛布置 仪式的神坛,主要用在巫、道、傩法事中,其中,道教法事的神坛分为正案和副案。正案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上层神仙主要是道教的三清神,中层为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①和道教的开启祖师,上节供奉主要神灵,中节是长方形容器,内盛米,下节供八仙、元皇上帝、三元将军、祖师神像等,以及各种酒牲。下坛放梅山神坛——张五郎左手拿剑,右手拎鸡,双脚倒立的神像,以及各种贡品。副案上放有酒牲、香及四值功曹神像。其正案的周围用五色彩纸,装点成的一个“五色花坛”,并在坛场的三面墙上挂满了娘娘的剪纸神像。(图1②)在神堂正门口上面贴着对联为: 左:三清大道;中:元皇北极驱邪院;右:请降香坛?? 2.傩面具 主要有:(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土地、报路郎君、开山小将、杨十九郎、三宵娘娘、开洞郎君、长工郎君(图2)。 3.法器、乐器 法器、乐器主要有:令牌、拙板、头巾、柳围裙、头匝、师刀、师杖、牛角、铜铃、大鼓、小锣、大锣、木鱼、中钹、竹笛(但仪式中没有使用)。 (四)执仪人概况 二、仪式及其音声构成 三、“和娘娘”音声形态的分析与描述 (一)基本形态特征 1.音阶、调式 古梅山峒区汉族梅山教音乐的音阶主要以三声、四声、五声性为主。在调式方面,道教音乐部分多以五声性徵调式为主;巫傩及民歌部分多以三、四声的羽调式为主,旋律骨干音基本由la-do-re(窄声韵⑤)、la-do-mi(小声韵)构成。笔者对《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湖南卷》[2]中搜集的20首仪式歌曲给予了统计分析,其中,羽调式占总数的80%,商调式占5%,徵调式占10%,其它占5%。其次,对仪式中的民歌(山歌、儿童歌、劳动歌、情歌等)统计发现,几乎全是羽调式结构。 2.节奏、节拍 音乐中以锣、鼓、钹等打击乐为主,较少用管弦类的旋律乐器。锣鼓经的节奏相对较为复杂。其中,大鼓的节奏变化很多,多以八分、十六分及休止符为主,且奏法多样,主要击奏鼓心、鼓边、鼓箍。每场仪式的【开坛锣鼓】,结构十分庞大。锣鼓经在整个仪式音乐占有很大比重,主要起到烘托仪式场景和连接各仪式环节的作用。音乐的节拍方面,其中,道教音乐唱腔部分的节拍多为四四拍,巫傩、民歌多为四二拍、四三拍子。 3.曲式结构 道乐、巫乐中的曲式结构主要为锣鼓经变奏与穿插下,单一乐句或上下对应性乐句的变化性反复,或称“单一乐句复叙体乐段”⑥、“复叙性上下句体乐段”⑦结构;而民歌、说唱部分则是大鼓或木鱼击节伴奏下的,单一乐句的变化性反复。即:a+b+a\+1+b\+1+a\+2+b\+2+a\+3……(其中a ,a\+1,a\+2,a\+3……代表锣鼓经的结构及各种变体;b,b\+1, b\+2,b\+3……代表唱腔结构及其变体)。其中,贯穿始终的打击乐是其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4.乐器配置及其文化象征功能 (1)乐器配置。主要有:一个大鼓、一面大锣、一面小锣(又称师锣)、一面小鼓、两幅中钹、一个铜铃、一个木鱼、一把司刀、三支牛角、一支竹笛(仪式中没有使用)。 (2)乐器的文化象征功能。仪式中乐器的运用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属性。比如:仪式开始的锣鼓经,被认为是“催兵鼓”,喻意是催请各路神灵尽快到坛接受敬奉。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颅内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护理配合.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临床伦理与科研道德(山东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会议纪要合辑(详尽版).pdf VIP
- 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交底.docx VIP
- 写字教学讲座.pptx VIP
- 2025年厂内叉车安全使用管理规定3篇 .pdf VIP
- 《逻辑学》(第二版) 第5章 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杜国平 - 复件.ppt VIP
- 17J610-1 特种门窗(一)参考图集.docx VIP
- 小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卡10套1000道(已打印).xls VIP
-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管控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