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课件 主讲教师 郑显义 第一节 膜分离技术 法国人于1748年首先用天然膜猪膀胱,将酒与水分开。即水可自然地从猪膀胱内渗透出来,从而首次揭示了膜分离现象。20世纪60年代膜技术才进入了工程领域。各国都对膜技术非常重视,美国官方文件曾说: “18世纪电器改变了整个工业过程,而20世纪膜技术将改变整个面貌”。1987年东京国际膜技术会议上明确指出“在21世纪的多数工业中,膜过程将扮演战略角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膜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一、膜分离的基本概念 膜分离就是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操作等分离方法的总称。 膜分离是利用一种半透膜将流体中的某种成分分离出来,从而将液料澄清或浓缩。所谓半透膜是这种膜只允许某种成分通过,而不允许另一些成分通过。 如在果汁的澄清中,只允许果汁中的水、糖、酸等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将淀粉、蛋白质等物质阻留下来。 膜分离既可用于液相(包括水溶液体系、非水溶液体系、水溶胶体系等)的分离,也可用于气相的分离。 二、膜分离的特点 与其他分离方法相比较,膜分离具有以下4个显著特点: (1)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方法或其他方法相比较能耗要低。 (2)膜分离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物料不需要加热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如果汁、酶或药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3)膜分离不仅适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包括从病毒、细菌到微粒的广泛范围,而且还用于许多特殊溶液体系的分离,如溶液中大分子与无机盐的分离、一些共沸物或近沸点体系的分离等。 (4)由于只是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因此具有装置简单、操作容易、易于控制、运转费用低和维修等优点。 但膜的成本高。用于浓缩时,液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最高只可浓缩至30%。 膜容易结垢和形成浓度极化现象,以至渗透率大大下降,必须常清洗、再生。 三、常用膜分离方法与原理 (一)渗透与反渗透 (二)超滤 在反渗透情况下,如果膜只阻留大分子物质,而且大分子的渗透压不明显,这种情况就称为“超滤”。因此,超滤和反渗透之间没有明显的严格界限,通常是将比超滤更精密的过滤过程视为反渗透。 超滤对大分子的分离过程 在膜表面及微孔内吸附——一次吸附; 在孔内停留而被去除——阻塞; 在膜表面的机械截留——筛分。 其中筛分是主要过程。 在外力作用下原料溶液中的溶剂和小的溶质粒子从高压侧透过膜到低压侧,而大分子和粗粒组分被阻留。这种分离过程中,要求超滤膜的选择层具有大量的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空隙,其分离机理主要是物理筛分作用,而膜的化学性质对分离特性影响不大。 超滤膜的透过机理 1.微孔模型 超滤膜渗透机理基本上属于筛分,膜的性能可用微孔模型来评价。纯水的渗透系数是膜的固定值,而膜的渗透系数及反射系数是有溶质本身决定。 2.渗透压模型 超滤所分离的溶质一般为大分子。在低浓度时,渗透压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渗透压呈指数上升,因此采用超滤浓缩时,必须考虑渗透压的影响。 (三)微孔过滤 微孔过滤膜通常是用特种纤维素酯或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它具有材质薄、滤速快、吸附少和无杂质脱落等优点,主要用于从气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细菌和污染物等,以达到净水、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微滤原理:在静压的作用下,粒径小于膜孔的粒子通过滤膜,而大于膜孔的粒子则被截留于膜面上,从而达到分离。微孔过滤是在深层过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过滤从一般粗糙的相对性达到了精密、绝对性的高层次。 (四)电渗析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和直流电场的作用从水溶液和其它不带电组分中分离电离子组分的一种电化学分离过程。该技术可用于乳清脱盐、果汁脱酸、蛋白质溶液的脱盐和酒质量的提高等。 四 膜材料 膜材料是制造各种膜的基础物质,它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膜材料学是膜分离技术的核心内容。 (一)纤维素类 纤维素及其多种衍生物是研究得最早最深刻的一类分离膜材料。天然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的高分子物质。棉花含纤维素92%-95%,是自然界最纯的纤维素,常用精制的棉花制备膜材料—各种纤维素酯,特别是醋酸纤维素。 (二)聚酰胺类 聚酰胺类化合物的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威体育精装版清晰版ISO50001(中word版).docx VIP
- (高清版)DB44∕T 2598-2024 《省级体育社会团体建设规范》.pdf VIP
-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pdf VIP
- 装修贷款业务培训.pptx VIP
- 建筑施工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完整共十张).pdf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清晰版ISO50001(中文PDF版).pdf VIP
- 磁性材料分类与应用.ppt VIP
- Unit 2 Learning English is fun! 单元拔尖检测(含答案及听力音频)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doc VIP
- 门静脉高压症课件.ppt
-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