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与脂肪肝 ppt课件
脂肪肝的概念 在人体正常的肝组织中,脂肪应占肝重量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的5%即为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 。 脂肪肝分型 一、轻度:含脂肪5~10%或每单位面积见1/3~2/3的肝细胞脂变 二、中度:含脂肪10~25%或2/3以上肝细胞脂变 三、重度:含脂肪25~50%或以上,或几乎所有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 脂肪肝分类 流行病学 国内成人脂肪肝的患病率在20%左右 21%-78%的糖尿病患者患脂肪肝 4%-46%的脂肪肝患者发生糖耐量减退或显性糖尿病 流行病学 另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第一次打击学说 ——脂肪在肝脏蓄积 胰岛素抵抗是第一次打击的重要原因 第二次打击学说——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 1998年Dayatal提出了第二次打击学说。 第一次打击是肝脏内脂肪的积聚,尤其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第二次打击是脂肪变性向脂肪性肝炎转换 导致脂肪肝的原因 (1)酗酒 (2)营养过剩 (3)营养不良 (4)糖尿病、肝炎、甲亢、重度贫血等慢性疾病 (5)药物性肝损害 (6)高脂血症 此外,某些工业毒物,如黄磷、砷、铅、铜、汞、苯、四氯化碳等也可导致脂肪肝。妊娠、遗传或精神、心理与社会因素,如多坐、少活动、生活懒散等也与脂肪肝发生有关系。 (1)酗酒:酒精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此外,还有进一步诱发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危险。 (2)营养过剩:由于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使食物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营养物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高血脂和脂肪肝。 (3)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如因患有慢性肠道疾病、长期厌食、节食、素食、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造成蛋白质缺乏,从而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造成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脂肪在肝内堆积。 (4)糖尿病、肝炎、甲亢、重度贫血等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为了补充能量,体内脂肪酸显著增加,这些脂肪酸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引起脂肪肝。 (5)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占成人肝炎的1/10,脂肪肝是常见类型。有数十种药物与脂肪肝有关,如四环素、乙酰水杨酸、糖皮质类固醇、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雷尼替丁、某些抗肿瘤药及降脂药等,都可以导致脂肪在肝内积聚。 (6)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其中以高TG(甘油三酯)血症关系最为密切,绝大多数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 ?肝脏担负着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它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① 分泌胆汁:肝脏每日持续不断地分泌胆汁约600~1000毫升,以帮助脂肪消化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② 代谢功能:由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经静脉进入肝脏,肝脏参与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等多种物质的代谢,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③ 解毒功能: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物或外来的毒物,在肝内通过分解、氧化和结合等方式而成为无毒物质。 ④ 凝血功能:肝是合成或产生凝血物质的场所。 脂肪肝的后果 脂肪肝的后果 15%的患者可以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3%的患者可能进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需要进行肝移植治疗 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 健康教育, 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以纠正不良行为 合理膳食, 调整饮食方案,纠正营养失衡 加强运动、合理减肥 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病 药物治疗 一、健康教育 1.如何知道自己得了肝病? 无症状25% 右上腹不适、隐痛、上腹胀痛 易疲劳 少数有黄疸 肝肿大 ALT,AST,γ-GT轻中度升高 2.如何早期发现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可逆性弥漫性肝病,如能及时诊治可使其逆转;反之,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因此,脂肪肝的早期诊治很重要,尤其是脂肪肝的高危人群。 脂肪肝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肥胖症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中等量以上饮酒者(每日酒精量大于40克或啤酒1 300毫升,持续5年以上);高脂血症患者、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者、多坐少动的中老年人、以及有脂肪肝家族史的个体。 B超诊断脂肪肝具有经济、迅速、无创伤等特点,因此,定期给脂肪肝高危人群作肝脏B超检查是早期发现脂肪肝的最佳方法。有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者应有自我保健意识,并争取每半年至1年到医院做一次肝脏B超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脂肪肝。 3. 怎样预防脂肪肝? 脂肪肝的预防措施有:减少脂肪和糖类的摄入,多食些豆制品和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