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课《五柳先生传》word教案.docVIP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课《五柳先生传》word教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课《五柳先生传》word教案.doc

五柳先生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议。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熟读、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3、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2、引导学生探究《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以史传的形式写自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东晋著名诗人。诗歌一篇别具风格,散文造诣也很高。 是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 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1.陶渊明的生活: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过去的一些人把他当作一位完全脱离现实的飘然静穆的典型,这是不对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他的生活除了物质的贫困外,还有另一面。梁启超:檀道济说他(陶渊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得出来。诗人在困苦之中,醉心文学创作,写了《饮酒》等组诗,他的文学创造达到高潮。公元427年,一个伟大的诗人,在贫病中离开了人世,享年63岁。他给我们留下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为后代许多正直、进步的人士所景仰。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本文文体: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生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嗜(Shì )辄(zhé )吝(lìn )褐( hè )箪(dān ) 汲( jí )戚(chóu)欤(yú )觞(shāng)俦(chóu)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领会书中的意思)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于是,就)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空荡,空寂)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高兴的样子)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一词多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 曾不吝情去留(离开) 杂然相许(赞同) 去 日始出时去人远(距离) 高可二黍许(左右、上下)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 寻向所志 (标志) 其亲旧知其如此(他,代五柳先生) 以乐其志 (志向) 其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中的) 颇示己志 (志趣)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揣测、反问) 4.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因以为号焉(古以:把……作为,今义:认为) 每有会意(古义:领会书中的意思,今义:相互明白,心灵相通) 造饮辄醉(古义:到、往,今义:制造) 5.特殊句式的理解: 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 省略句:闲静少言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好语调。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词句,自行翻译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