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仿用句式(包括修辞)PPT.ppt

第三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仿用句式(包括修辞)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仿用句式(包括修辞)PPT

一、五组易混修辞格辨析;例4:海啸发出狂野的怒吼,掀起滔天巨浪,将这个太平洋岛国,淹没在汪洋之中。 (    ) 例5: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 (    ) 例6: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    );[辨析指导]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 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体, 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分析:例5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 像”,例6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 所以,例5是比喻,例6是比拟。;(3)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判断下列例句中所用修辞格是借喻还是借代)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    ) 例2:他端起杯子,有嗞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    )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    ) ;例4: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    ) 例5: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    ) 例6: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    );[辨析指导]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分析: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 只出现借体“龙井”。;(2)不同点 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 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 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 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 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 某种关系。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分析: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例4是借代,以 ???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 部分。 例5是借喻,只出现喻体“完美的苍蝇”,喻指敌人。 例6是借代,只出现借体“白衣天使”,代指护士。;(判断下列例句中所用修辞格是对偶还是对比)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    )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 例3:华彩翰章乃思想映现,鸿篇巨著是情感铸就。 (    );例4: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    ) 例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 例6: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依赖您稳如磐石。 (    ) ;[辨析指导]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 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 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 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分析: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 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例3的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是对偶;例4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相同,是对比。 (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 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例5、例6既是对比也是对偶。;[辨析指导]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 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 偶的结构必须相同,字数必须相等。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几个句子的提挈语,使排比互 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 两联是不允许重复用字的。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分析:例1是排比,“心灵”是提挈语;例2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其中例3是对偶,上下两句构成一联,不仅结构相同,而且字数相等。例4是排比,它仅仅是结构相似,字数并不相等,更主要的是它是三句以上的排列。因此,辨析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理解概念。例5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6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判断下列例句中所用修辞格是反问还是设问)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