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血管系统药物.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化学:血管系统药物

心血管系统药物 Cardiovascular drugs 概念 心血管系统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脏和血管系统,调节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心血管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心率失常、冠心病等。 包括:强心药、抗心绞痛药、抗心率失常药、抗高血压药、降血酯药。 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肌急剧暂时性缺氧和缺血引起的,冠心病的常见症状。目前的治疗,多为降低心肌耗氧量,舒张血管。??? 心绞痛分类: 典型心绞痛、又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减少,常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但安静时并无症状。 变异型心绞痛较少见,多在夜间或清晨醒来时发作。冠状动脉无病变或只有轻度硬化,系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不稳定型心绞痛,既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又有动脉痉挛,是两者合并作用所致 心率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动规律和频率异常,此时心房心室正常激活和运动顺序发生障碍。心律失常分为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型两种. 强心药的分类 ① 抑制膜结合的Na+-K+-ATP酶活性的强心苷类,降低钠钙离子的外流; ② β-受体激动作用的β-受体激动剂类; ③ 激活腺苷环化酶,使cAMP的水平增高,从而促进Ca2+进入细胞膜,增强心肌收缩力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④ 加强肌纤维丝对Ca2+的敏感性的钙敏化药。 2000多年前,古罗马人外用洋地黄叶治疗炎症、脓肿,内服利尿、下泻并治头痛、痉挛; 19世纪中叶,洋地黄曾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发热、出汗、炎症等。 20世纪初,洋地黄开始用于治疗心房颤动 20年代发展成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 50年代发现其对细胞膜Na+/K+-ATP酶有抑制作用 60年代阐明其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机制 临床常用强心苷类 强心苷是一类古老的药物,广泛地存在于植物和动物(蟾蜍毒)中,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脏,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这类药物的作用和性质基本相似,不同点在于起效速度、作用强度和作用持续时间。其主要缺点是安全范围小、强度不够大。 主要品种: 紫花洋地黄、毛花洋地黄、毒毛旋花子、羊角拗、夹竹桃、铃兰强心苷类 苷元部分 1.甾核立体构象:甾核对强心苷的活性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C/D的顺式稠合至关重要,甾核上羟基、甲基等取代基均处于β-位 。 2、17?位:?,?-不饱和内酯环 17?位:?,?-不饱和内酯环 内酯环变为17?位,则活性降低 双键被饱和、或内酯环打开,活性均显著降低或消失;?,?不饱和氰基取代,保留活性。 3、羟基取代 通常3?位有OH,与糖苷基连接,转为?构型则失活。糖的连接方式多为β-1,4-苷键,有些糖会以乙酰化的形式出现,由于改变苷的脂溶性,所以对药物代谢动力学有很大影响。 通常14位有OH,若脱水成双键(△8,14 or△14,15)则失活。 14β-羟基对活性不是必需,但它的存在可以增强活性。14β-OH与邻位的-H脱水,形成8、14或14、15双键,使强心活性消失;但14-去氧或14β、15β-环氧化,即保持14β-位构型不变,则所得化合物仍有活性。 甾核上引入羟基,可以增加强心苷的极性,口服吸收率降低,作用持续时间变短。洋地黄毒苷有1个羟基,半衰期5~7天。地高辛有2个羟基,半衰期降为33~36小时 4. 角甲基 通常10?,13?有两个甲基,称19-CH3和18-CH3 19-CH3氧化为19-CH2OH或19-CHO,活性升高; 若氧化为19-COOH,则活性大大降低 19-CH3脱除,活性大大降低 5. 引入双键 △5,6 和△16,17 保留作用 △8,9 丧失强心作用 强心苷类作用机制 强心苷能抑制Na+-K+-ATP酶的活性,细胞内Na+游离浓度升高, K+浓度降低, Na+/ Ca2+交换加强,从而使进入细胞内的Ca2+增多,使心肌收缩加强。 心肌细胞浆内Ca2+是触发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游离Ca2+能和心肌钙结合蛋白结合,解除原肌球蛋白对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的抑制,从而肌动蛋白在横桥间滑动,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强心苷类中毒引发心律紊乱,可用钾盐防止或缓解。 ?1受体激动剂类强心药 多巴酚丁胺 选择性?1受体激动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对α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无作用。 临床用于心排血量低和心率慢的心力衰竭治疗 敏化剂可以增强肌纤维丝对于的敏感性,在不增加细胞内的浓度的条件下,增强心肌收缩力,多数钙敏化剂都兼有PDEI的作用。 代表药物为苯并咪唑-哒嗪酮衍生物匹莫苯,耐受性好,可口服。 8.2 作用于离子通道药物 活体细胞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活动,就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各种离子、糖类等,它们需要进入细胞,而生命活动中产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